警惕高库存背后的危机

2012-8-18 15:3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李卫卫
    日前,中汽协公布的最新汽车产销数据显示:7月份,国内共销售汽车138万辆,环比下降12.56%,同比增长8.2%。在车市整体下滑的背景下,这样的一组数据似乎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国内汽车市场的形势还算不错。但实际的情况当真如此吗?答案似乎是否定的。一直以来,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中汽协采用的数据都是车企上报的批发量。因此,这份“看上去很美”的数据本身并不能反映车市的终端销售状况。
    事实上,面对车市的低迷,身处销售一线的广大经销商们,非但没有感受到正增长带来的“暖意”,反而要在不断高企的库存压力下苦苦挣扎。此前,业内曾盛传,目前国内汽车库存量已高达400万辆。此话一经传出,旋即在业界引发了不小的恐慌。虽然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随后明确表示 “400万库存之说不可信”,但当前经销商库存系数远超警戒线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对百强经销商集团旗下千余家4S店的抽样调查显示,6月份综合库存系数达到1.98,已远超1.5的警戒线。包括跨国品牌和自主品牌在内的10个品牌,库存系数甚至已经超过2.5的危险线。
    如此高的库存重压下,经销商的财务压力也陡增,有些甚至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经销商为了资金的正常周转,不惜亏本卖车以消化库存,也由此陷入“越卖越亏、越亏越卖”的恶性循环。而经销商生存状况的不断恶化,也使其与厂商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过去掩盖在车市高增长下的危机也开始逐渐暴发。
    去年以来,虽然国内车市持续低迷,但车企却并未调低销量目标。而为了完成销售任务,不少车企就借助强势地位强行向经销商压库,导致经销商生存艰难。
    但这种单方面“转嫁”销售压力的行为,虽短期内能帮车企完成销量,但长期看却无异于“杀鸡取卵”——不但会伤了经销商的心,动摇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削弱品牌的影响力,而且一旦经销商不堪重负,还会对车企的渠道建设带来重大冲击和损失,非常不利于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更有甚者,不合理压库还可能造成车市的“虚假繁荣”,掩盖了终端市场的真实供需,使企业失去对市场的真实判断,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由此看来,高库存的危机并不单单是经销商的危机,它是车企和经销商面临的共同难题,因而需要双方携起手来,采取有效措施共同解决。而在此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车企,如何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合理调整产销目标显然是化解这场库存危机的关键所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