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渔民为何屡遭他国抓扣

2012-8-14 9:36:00 来源::中国水运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几年来,中国渔民被有关各国水警驱赶抓捕的消息不断,中国渔民已经发生多次与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的海上冲突,这些渔民不是被拘留就是被扣押,或是被罚款,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就是中国渔民与韩国海警发生冲突导致一名海警死亡。而在最近一次,俄罗斯边防巡逻艇在俄专属经济区向越界捕捞的中国渔船开炮,并在追赶渔船过程中与中方渔船发生碰撞,造成中方1名船员失踪。在中国渔民和别国海警间不断发生的“捕鱼战争”,将中国近海无鱼可捕的困境持续投放到公众视线中。

    8月6日,斯里兰卡海军方面表示,斯里兰卡海军5日夜间在东部拜蒂克洛附近海域拦截到两艘中国渔船,扣留了船上共计37名中国渔民,另有两名斯里兰卡人同时被捕。这是最新发生的一起中国渔民与周边海域的摩擦事件。据统计,近年以来共发生7起较大的中国渔民被扣留案件,涉及6个国家,大约有149名渔民被扣留。另据报道,自1989年到2010年,中国共有800多名渔民被周边国家抓扣判刑,其中25名渔民被打死或失踪。

    有关方面表示,渔民海上冲突不断,主要原因在于产品需求上涨及产品向全球扩张的意图使得渔民过度捕捞,造成了近段海域渔业资源枯竭,渔民被迫远洋谋生,为了生计铤而走险。中国渔民为何总会越境捕鱼?中国近海的鱼都哪儿去了?

    据介绍,中国人均海洋国土面积仅排在世界海洋国家中第122位,人均海洋渔业资源量不到全球水平的30%。所以,中国的海洋资源并不能称作丰富。而且,看似广阔的大海中,其实有鱼可捕的地区并不多:因为深海养料较少,阳光难以穿透,所以多数鱼群都聚集在大陆架附近,目前全球渔获量的80%以上都来自水深不到180米的大陆架海区。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后,各沿海国家相继将本国领海宽度基线向外延伸200海里作为自己的专属经济区,于是,占世界海洋捕鱼量的94%的产渔区都被划到了各国的专属经济区内,直接导致公海并没有多少鱼可捕。

    例如,日韩两国所环绕的日本海,一直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并且渔业结构优异,拥有大量商业价值较高的鱼种。那里洋流汇集养料丰富,并坐拥世界第一大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道渔场位于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的交汇处,在该海域内:由于海水密度的差异,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使海水发生垂直搅动,把海底沉积的有机质带到海面,为鱼类提供在丰富的饵料,从而使这片海区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另外,此处的寒暖流交汇还产生了天然“水障”,阻止鱼群游出,使得鱼群能够汇聚在北海道附近的海域。日本和韩国的渔场主要产鱼类型有:鲑鱼、狭鳕、太平洋鲱鱼、远东拟沙丁鱼、秋刀鱼,这些都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鱼种。

    相较之下,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近海渔场的底层和近底层传统经济鱼类已经严重衰退和枯竭。目前处于严重衰退状态的鱼类就包括: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红娘鱼、黄姑鱼、鳕鱼、鳐类等,只有经济价值很低的中小型的中上层鱼类和头足类尚可捕捞。所以,面对利润的诱惑,中国渔民常常铤而走险,跑去日韩海域捕鱼。

    在日本与韩国,都有严格的水产资源管理法,将捕捞量控制在鱼类资源可再生的范围内。这些法律法规在设定渔获努力量的鱼类种类和作业海域,对渔船作业天数、生产量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此外,两国农业部门还会至少每年进行一回审议资源管理基本规划,确保渔业资源得到保护,连每年生产渔船的数量都是要经有效评估后才能通过批准。近年来,日本渔业捕捞量一直维持在600万吨左右,仅仅是其最高产量年份的45.8%,捕捞量比最高年份下降了超过500万吨。节省下的捕鱼量成为了鱼类种群自我修复,能够长期持续的稳定在可观数量的基础。

    渔业资源严重破坏

    中国是世界上渔船数量最多的国家,根据农业部的数据显示,我国纳入海洋渔船数据库的海洋捕捞机动渔船达18.1万艘,而没有纳入数据库的渔船更多,据估计中国机动渔船保有量已接近50万艘渔船。在中国,虽然也有休渔期和人工放流的措施,但相对于渔业资源的巨大破坏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中国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曾在广东做过调研:全国著名的广东渔场在实施了三个月的休渔期后,虽然渔场内已经可以看到鱼群数量得到一定恢复,但休渔期一过,三天之后鱼群就被捕捞一空,三个月的休渔效果全部付诸东流。

    虽然渔业部门明文规定,渔民出海捕鱼应用直径超过39毫米的渔网,但中国渔民捕鱼时普遍使用的都是直径不足1厘米的渔网。这种渔网被称为“扫地穷”、“绝户网”,它不仅网孔极小,入水后还会越沉越深,形成一条直线,像扫帚一般随着渔船的移动而“扫荡”所经过的海域,可将2-3厘米长的小鱼也“一网打尽”。

    与此同时,中国捕捞量每年增长超标捕捞1倍多。据专家估算,中国近海渔场渔业资源每年可捕捞量大约仅为800万吨。长期巨大的捕捞量是通过捕捞幼鱼资源和营养层级低的劣质鱼种实现的,这种捕捞已导致渔业生态系统难以逆转的严重退化。

    此外,中国沿海生态系统出现亚健康状态,不健康率已经超过八成,仅有16%的生态系统较为健康。而且多数渔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都与经济发达地区重合,受到的工业污染更加严重。

    近10年来,中国沿海的水质一直处在较差水平,海水环境不适合鱼类生存的海域面积逐年扩大,多种污染物水平严重超标。而这些都严重破坏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威胁到了鱼类的生存。有关方面评估,近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差,为中度污染。在锦州湾,甚至还曾出现过海底泥中重金属锌超标2000多倍、铅超标300多倍,排污口附近7平方公里海滩无任何生物的“死滩”。中国近海传统上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就是东北部海域以及浙江、福建、广州海域,现在这些地区都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发达的地区,同样也是污染最严重的地区。

    别国侵蚀挤占中国海域

    据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介绍,过去,周边国家抓扣中国渔船一般是为了配合国内选举需要,为了拉点选票而展开;而从这几年发现的情况看,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越南都动用了军队来增强单方面管控我国部分海域力度,袭扰抓扣的行为已常态化。其中,印尼在去年新成立的海洋局专门设立一个抓捕局,抓捕局长由海军少将担任,专门调拨28艘海洋监督船实施对他国渔船的抓扣。

    袭扰中国渔民的手段也堪称残忍。有些国家在抓扣过程中,开炮开枪袭击中国渔船,有时甚至向中国渔船扔放燃烧弹,或将中国渔民打成重伤。如菲律宾武装渔船,以“海盗”形式对我渔民发动袭击,使海南琼海4名渔民被无故打死。

    据广西北海外海南沙渔业公司介绍,近两年,一些外国武装船只既没有国家标志,也没有执法行为,他们不但袭击中国的渔民,有时甚至抢劫。为了自保,一些中国公司的渔船制定了应对策略:渔船上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了望,一见到外国武装船立即撤离。他们还特地在渔船驾驶舱的周围加装了钢板,让子弹难以穿透。

    的确,南沙西南渔场资源丰富,世代都是广东、广西、海南三省渔民拖网捕捞的传统渔场。近几年,由于周边国家抓扣中国渔船半径已从过去的毗邻海域延伸到南沙群岛中南腹地,涉外风险不断增大,中国渔船已很少进入这一海域作业。

    目前,琼海的渔民主要从事礁盘潜水作业,但由于越南等国近几年对在礁盘作业渔民的袭扰范围不断扩大,作业空间大幅减小。越南除“允许”中国渔民在其占岛礁3海里外作业,2005年退到5海里,2008年8海里以外就开枪示警。由于越南占据我国南沙29个岛礁,我国仅占有8个(包括台湾占领的太平岛),渔民目前只能在本国岛礁周围作业。

    渔民说,有的地方,如六门礁、海口礁,10年前还可以去打鱼,现在已不行了。一靠近人家就打你、赶你。说起这些,琼海市潭门镇渔民李帮川摇摇头。按照他的估计,渔民们在南海的传统渔场,比起10年前最起码缩小了一半,或者更多。目前,中国持证赴南沙生产渔船数量也出现萎缩迹象。根据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统计,我国赴南沙生产渔船862艘,现在减少为536艘。

    广西北海渔民主要在南沙西南部渔场200到600米水深处拖捕。当地渔民说,从北海到南沙的渔场990多海里,来回得走13天,还不算逆风。油价飞涨,很多渔船已无能力出海。海产的价格也比去年下降了一半,大龙虾由去年的每斤145元下跌至现在的每斤80多元。今年出海的船有50%都是亏本的。

    根据现行政策,国家按照渔船的马力、出海作业天数、航次等,给予适当的柴油补贴,但补贴油量只有实际用油的四分之一,到年底才结算,需要渔民垫付,渔民压力仍然很大。如果国家取消了补贴,渔民可能不会去了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