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建设绿色健康环保物流产业
2012-7-7 9:46:00 来源:天津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塔吊林立,一个个健康产业项目陆续建成,健康产业园初展雄姿;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吃垃圾,吐黄金”的生产线堆起一座“城市矿产”;100平方公里的林海,似浩瀚的绿洲,立体循环农业陶醉了林间的农民……
一个个绿色健康环保产业提升信心。
今年上半年,该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财政收入47.84亿元,同比增长45.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100元,同比增长17.9%;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205亿元,同比增长44.9%……
一组组经济数字振奋民心。
在转型升级中提速发展,是静海县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实践。
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结局。坚持发展目标,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把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静海县委、县政府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深入研究静海的客观条件、主观因素,集中各方智慧,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思路和新举措,逐步形成了“一三四四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与此同时,科学论证,编制完成了《静海县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确定了“两城三区六园一带”的发展布局。
4年来,不管国内外形势如何变化,不管发展任务怎样艰巨,他们审时度势,与时俱进,适时提出不同阶段的主攻方向,创新求进,合力攻坚,打开了空间,夯实了载体,承接了产业,科学发展之路越走越实。
以提升改造为重点的静海新城,累计新建居民住宅小区200万平方米,国贸大厦等一批商贸设施建成使用;以开发建设为重点的团泊新城,彩针大桥、足球馆建成投入使用,奥特莱斯商业广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经济开发区,载体功能日臻完善,产业产品独具特色。唐官屯加工物流园等6个示范工业园区支撑企业发展的骨架逐步成形。50平方公里的高效设施农业带启动,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基地。
路网建设,为空间规划和布局的实施创造条件。新修和改造公路1188公里,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34公里,超过全市平均值10个百分点,基本构建起“十纵七横一环十二射”的县域路网体系,与中心城区、滨海新区融为一体,与全国各区域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23456快速交通圈”成为拉动静海经济辐射的主动脉。
“两城三区六园一带”,引领了方向,突出了特色,彰显了精彩,填补了本市产业功能区的空白,成为蓄势待发的重要区域,有力地支撑和带动了全县经济持续发展,走向繁荣。
2011年,该县生产总值达到307亿元,比2006年增长2倍;财政收入突破60亿元,比2006年增长4.2倍;利用内资145亿元,增长4.6倍;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320元,年均增长10.8%,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番,生态环境实现地绿、水清、天蓝。
经济发展,施惠百姓。就业、就医、就学、增收、保障、出行等静海百姓关心关注的事,全部得以实现和改善。“老百姓不懂那些数字,最直接感受的是:工厂农场多了、钱袋子鼓了、学校宽敞了、看病容易了、生活多彩了。”静海子牙镇小邀铺村农民袁哲中说。(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产业雷同,难以在区域加快发展中脱颖而出。培育构筑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才能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在错位发展中赢得先机。
转变发展方式,静海靠什么?
走进静海,这里的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被确定为“全国林地食用菌栽培农业标准示范区”和“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级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拆解加工处理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翰吉斯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总投资达150亿元,预计年交易额1500亿元;2013年东亚运动会和2017年全运会部分场馆在团泊湖兴建;中医大、体育学院迁址团泊湖……
绿色、健康、环保、物流产业特色初露端倪。
锲而不舍、精心培育。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静海发展绿色、健康、环保、物流产业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
放大优势、做强做优。市第十次党代会,静海加速构筑绿色、健康、环保、物流产业高地。在区域发展中走差异化之路,以转型促发展,成为全县的共同行动。
——构筑林海绿色产业高地。百平方公里的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高标准建设林下经济、设施农业和生态农庄三大功能区,提升档次和水平。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投资2亿元在林海区建设林下经济和高档设施农业基地,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特困户到专业合作社工作,增加工资性收入;对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特困户用承包土地折合为股份入社,合作社执行保底分红,若经营有盈余,按土地股份实行二次分红。果木种植、林下特色种植养殖,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建成西部50平方公里龙海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带,与林海交相辉映,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中高档苗圃基地、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
——构筑团泊湖健康产业高地。在10.65平方公里的团泊湖畔建设国际网球中心、多功能体育馆和曲棍球、射击馆等一批赛事场馆;加快天津体育学院迁建,打造集训练、竞赛、教育、科研和产业功能“五位一体”的综合性体育基地;完成天津中医药大学和第三中医附属医院、血液病医院等项目迁建,大力发展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体育器械、康复养老配套服务等关联产业,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健康产业功能区。
——构筑子牙循环经济产业高地。50平方公里的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建立废旧机电产品、废旧电子信息产品、报废汽车拆解加工等6大循环生态产业链,入驻企业170家每年向市场提供再生铜、铝、铁等150万吨。与市科委建立了绿色回收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与南开大学建立了中国(南开)再生资源研究所,与天津理工大学建立了天津循环经济科技研发中心、循环经济研究院子牙分院,围绕工业固废的有价延伸和无害化处理开展广泛研究。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新型监管模式,园区设立“无水港”,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对进口固体废物的“圈区管理”。建设大型公用工程岛,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理率、绿色建筑普及率达到100%,打造“循环、生态、智慧、便捷、宜居”的“子牙模式”,成为全市乃至全国发展循环、绿色、生态经济的样本。
——构筑现代物流产业高地。加快建设占地6000亩、总投资150亿元、年交易额1500亿元的翰吉斯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基本建成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国内最大的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重要集散地。加快建设占地3000亩、年交易额150亿元的义乌国际商贸城,打造成为国内最先进的专业市场和集购物、旅游为一体的国际性商贸中心。加快10平方公里唐官屯物流园建设,围绕物流集散、能源仓储、信息交易三大特色,完善提升承载功能,加速项目集聚,建成华北地区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和成品油仓储交易中心。加大招商力度,再引进、建成一批高端物流项目,努力形成北部以农副产品和商贸流通为主体,南部以工业原料加工集散为代表的两条物流产业发展带。
……
2016年:生产总值将达到100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2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基本建成绿色静海、健康静海、循环静海、和谐静海。
走进静海,林下交谈,信心写在脸上;湖畔眺望,蓝图就在眼前。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