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澳当高速公路成为河道

2012-7-29 14:17:00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几乎在瞬间,一条象征着便捷与现代的高速公路就被暴雨淹没。宽阔的路面成为泥沙淤积的河道。求助、救援、抢险接替上演7月23日,天气放晴已两日,北京城区的积水清理干净了,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但交通广播里,还不断播放着路况,“京港澳高速出城17.5公里长阳路段限行,积水仍在排除中,请开车的市民绕行西六环……” 
  在西五环卢沟桥的晓月隧道出口,即京港澳高速(原京石高速)的入口处,交管局采取了车辆限行措施,地上摆放着一张告示牌:“前方断路,请绕行六环出京。”车辆被分流到京港澳高速西侧的107国道。 
  从107国道往南行驶,被淹没的高速公路就在丰台区王佐镇的南岗洼村,那里是京广铁路与京港澳高速的交汇处。铁路桥、普通公路桥的下面,正是位置低洼的高速路。 
  两天前,暴雨从四周注向高速公路,又沿路向西南方向奔去,水最终满满当当盛在了这条高速公路上,水下有车超过百辆。 
  一天前,这里是一片泥黄色的平静“海洋”。23日傍晚,公路桥上,交管局的警员努力地劝退围观人群。 
  高速公路上正在排水、清泥、打捞车辆。23日下午,公路桥的东北边已清理完,西南边的积水一直延伸,从铁路桥下横穿过去。 
  各色的作业车,高耸的吊车穿梭其间。而另一边的水域,几辆大巴露出水面半截,小汽车的顶棚覆盖着淤泥。 
  已经看不出,这原本是一条高速公路。 
  7 月23日,京港澳高速南岗洼铁路桥附近积水严重,直至23日晚,清理工作还在继续。摄影/ 本刊记者甄宏戈黑夜救援 
  在已清理完毕的路段中间,丰台区水务局局长刘权来显得有些疲惫,他是22号上午来到这个现场的,“21日晚上,因为要负责全区的防汛,雨特别大,这边的交通都瘫痪了,我当时没赶过来。”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刘权来指指绿化带外面的围墙,围墙后面是一块工程空地。这是丰台区水务局的河西再生水厂,在高速路东侧仅几十米的距离。 
  河西再生水厂的项目由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以下简称久安集团)承建,经周边多位居民证实,当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援正是久安集团的百余名工人。久安集团三位穿白色T恤的工人,丰台区水务局区防汛办的工作人员张洁以及一位当地村民小伙向《中国新闻周刊》还原了21日晚的救援过程。 
  那晚9点,再生水厂的久安工人打着手电筒,在水务工地上巡查。突然听见大门被人敲响,雨声中隐约有人喊“快救命”。工人赶快把大门敞开,询问情况。 
  “厂里第一时间就给打来电话,我就讲,马上救人,救上来以后一定要把住宿安排好,咱们再生水厂的人就将就一晚上。”刘权来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于是,现场临时成立了一个指挥部,原本就在现场施工的监理、总经理布置任务,厂里的百余个工人全部出动,带上了厂里的30个军用救生圈和5根150米长的粗壮缆绳。 
  翻过绿化带,一片水域达几十米宽。“已经看不清是水,是人,还是树,完全被淹了。”一位工人回忆,“完全看不到水下的小车,用手电筒探照,只看到被淹没的大巴上站着几十个人,另一辆大巴上站在百来个人。” 
  工人将缆绳的一头系于岸边,另一头拴在自己身上,游泳过“河”,再把绳子递向待救人群,这样往返将受困人员一个一个救回岸边,然后把获救人员安排在再生水厂的员工宿舍。 
  丰台区水务局区防汛办工作人员张洁回忆说,“我们都是先救老人、小孩。车上还有一个60多岁的老人带着一个刚动了肺部手术的中年男子,完全动不了。工人先把老人接到对岸,然后拿着围堰的挡板去救那位中年男子,几个人扛在肩上游回岸边。” 
  高速路距公路桥面6米,一位村民小伙说,“那晚11点左右,我在岸边看到,水面离桥只有一米高了。”他指着西南方向的铁路桥,“那个桥已经完全被淹过去了。”据他回忆,当晚救人的区域主要是公路桥的东北面。 
  张洁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那晚,我们登记到的获救人员有180人左右。” 
  一片汪洋 
  23日傍晚,在公路桥西南侧,车牌号“冀H”开头的一辆长途大巴被吊车吊到运输车上,随后拉走。两天前,这辆大巴在深水处,车顶上并没有站着求救的人。此时,有赤膊的小伙站在绿化带,也就是两天前的“岸边”抽着闷烟,下边是隔离带的泥泞草坪。 
  “你说我现在是什么感觉?”他说。他担心着车里的旅客究竟是如何逃出水面的。 
  夜幕降临,车辆和机械的轰鸣声还徘徊在京港澳高速公路上,桥上有两辆发电车,车上分别架着几盏千瓦探照灯。 
  丰台区公安分局的警员在绿化带里休息,“我们是倒班过来的,瞧一瞧,有的同志已经累得够呛了。”他们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首发集团公路养护工程公司(简称首发养护)的工作人员,穿着深黄色的工作服,在整理隔离带的铁丝护栏。首发养护的一位刘姓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们22号早上过来的,首先我们做好后勤服务,将道路情况汇报给各单位,同时我们也进行抢险、护栏、护网和边坡的整治工作、淤泥的清理等。” 
  北京公联养护公司的道路抢险大队队长曹炜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们主要负责城区道路的养护和抢险工作。这次是在22日上午10点接到市防汛办的调令以后,从城区抽调五个抢险单元,305人次,150台次车辆,15台每小时能排600立方的水泵来到现场。当时的水很深,在路的西南侧。整个往中间溢水,一片汪洋。到了现场,直接抽水。” 
  过绿化带、隔离带,在高速路上,穿着迷彩服的武警人员在积水旁铲着淤泥,北京排水集团的司机开着黄色的作业车。 
  21日当晚的被救人员在再生水厂度过了一夜。直到22日凌晨至上午,各单位的救援才陆续来到京港澳高速长阳路段。 
  北京市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的党支部书记刘秀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2号上午,我们的医护人员过来了,现场的救援人员吃的都是方便面。下午,红十字会的领导决定把我们的餐车也派过来,于是23日早上开始,这边有了热饭吃。” 
  蓝天救援队也是在22日上午11点抵达现场。这支由志愿者组织的搜救队伍主要来自北京、天津和山东。“我们凌晨1点接到的通知,马上集结,2点钟向北京出发,11点钟到了京港澳高速现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山东蓝天救援队的队员说。 
  22日上午,雨停了,当时的水面一片平静。“能看见几辆大巴和公交车的车顶,其他的小车一概看不见。下午两三点钟,北京市排水集团开始作业,才逐渐看到小汽车的车顶。”这位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可怕的低洼 
  22日上午,蓝天救援队坐在充气船上,探索水下的生命迹象和车辆位置,他们用杆子伸向水里试,“不知道哪里有车,一米一米,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地去探车”,然后派潜水员下水摸索。 
  “下面什么都看不到,全部是黄泥汤子,我们从水面往下看的能见度有10公分,戴上潜水镜潜下水后能见度只有3公分,就是摸啊。”山东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回忆说,“下去是很危险的,有一些玻璃是破的,有的是车撞在一起的,现在我们就能看到打捞上来的小汽车有些已经变形了。昨天什么也看不到。” 
  通过水下搜索,救援队队员大致推测出了事故发生时的场景,“雨特别大,先是堵车,水慢慢开始涨,然后车主就知道逃出来了。之后,洪水来的时候,因为大部分车的车窗是关闭的,车主离开后一般会习惯性地关闭车门。但车里面有空气,车会浮起来,后面的大车一连串地把前面的小车撞了。” 
  这条高速公路,西南部是更为低洼的路段。“两边高,水都往这处(高速公路)来啊,这边有300多毫米的降水量,估计100年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雨水。”丰台区水务局局长刘权来又重复说,“水大,谁都没见过。” 
  刘权来分析着地势,该段高速公路处于整块区域的最低处,这无疑是造成积水的原因之一。而防汛办的张洁回忆,“前些年大雨,这个路段也从来没有积这么多的水。” 
  一位昵称“民工民工”的网友回忆了“我所经历的真实京港澳”。该网友写道,21日下午6点半左右出事桥下开始堵车,公交车的中门开始进水,直到后来几经周折被人拉上大巴的车顶。“那救生圈是特硬的那种,非常沉……救我们的是附近的河西再生水厂的工人,他们让我们去厂子里休息,给我们找了不少衣服和吃的。”事实上,特硬的救生圈正是再生水厂的军用救生圈。 
  23日傍晚,张洁回忆说,“那是海军用的那种救生圈。”刘权来指着绿化带,那些沾满污泥的救生圈至今还躺在那里。 
  两天两夜,23日晚排水作业依然在进行中。远处的铁路桥上每隔十几分钟就驶过一趟火车,鸣笛,开得很慢。 
  接近凌晨,还有村民站在绿化带里,看着下面高速公路上的清理工作,被吊起来的染满污泥的大巴、小汽车,虽然离得很近,但也看不清车内。这天晚上,天气有些闷热,一位小伙子拍打着叮咬自己赤膊上的蚊子,“但那晚下雨,真的很冷。”这位小伙说。 
  直到7月24日上午11点,京港澳长阳路段排水、清理完毕,进京方向开始通车,12点,双向通车。这一天,天气又阴沉下来。排水集团、水务局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个周末或再次迎来强降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