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亿元高端项目集中进驻市南区

2012-7-27 12:19:00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昨日,市南区举行高端商务项目签约仪式暨高端商务载体招商发布会,30余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涉及金融服务、商贸零售、文化旅游、房地产、高端餐饮、航运物流等六大类,总投资额达200亿元,海航万邦中心、青岛中心、华润中心等20余个高端城市综合体项目组团亮相,面向全球招商,总建筑面积近300万平方米,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央直管企业、中国500强企业等。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市南区将充分发挥世界级的城市要素优势,把市南区放在全国乃至全球视野中谋划自身的定位和布局,优化资源,转型升级,努力使市南区成为青岛市参与全球服务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200亿元项目花落市南
  据介绍,在本次高端商务项目签约仪式上,30余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200亿元,其中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4个,过亿元的项目多达16个,涉及金融服务、商贸零售、文化旅游、房地产、高端餐饮、航运物流等六大类。
  其中,青岛中心项目拟引入中铁置业与喜达屋酒店集团强强联合共同打造的国际五星级酒店青岛威斯汀酒店,徐州路75号地块改造项目拟引入日本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的东急不动产株式会社。这些国际知名公司的引入,将为项目带来先进的设计和管理理念,提升市南区高端商务综合体项目的品质。
  金融服务业是本次签约项目的重头戏,包括日本兴亚财产保险、韩国釜山银行、中国人寿(601628,股吧)财产保险、昆吾九鼎基金管理公司等7家金融业项目,总投资16亿元,将进一步提升市南区金融业集聚度,打造国际金融商务核心区。
  高端载体瞄准全球招商
  招商发布会上,海航万邦中心、青岛中心、华润中心、财富中心、远雄国际广场、泛海国际、银海科技大厦等20余个高端城市综合体项目组团亮相,发布招商信息,写字楼、商业、酒店三类载体总建筑面积近300万平方米,主要面向总部经济、蓝色经济、金融服务、商贸零售、航运物流、中介服务、高端旅游、文化创意、节庆会展、科技服务、软件及动漫游戏、服务外包、餐饮服务等产业进行招商,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央直管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中国民营500强企业、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以及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知名跨国公司。
  另外,市南区“千万平米总部商务区
  定向招商一并启动。今年和特色商务区”以来,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辐射功能,全市两个“千万平”商务区建设不断
  “千万平加快。此次发布会拉开了市南区米总部商务区和特色商务区”全面招商的
  本次推出的高端载体招商项目分布序幕,于市南商贸金融总部商务中心区、老城区特色旅游商务区、国际航运服务区和前海
  全部位于时尚都市商贸区等四个商务区,青岛市推动高端服务业新一轮发展的“千万平方米”工程规划范围内,地理位置优越,周边配套完善,知名企业集中,优势无可比拟,必将进一步推动全市两个“千万平”商务区的建设步伐。
  扶持政策营造“洼地效应”
  0.28%VS9.6%,前者是市南区辖区面积占全市的比例,后者是2011年市南区GDP占全市的比重,相差33倍。优越的投资环境、良好的产业结构,种出了市南这片“高产区”。2011年,市南区每平方公里的GDP产出为21亿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34倍,单位土地GDP产出居全市之首。
  在市南区这片“高产区”,有两块特别的“高产田”。一块是“亿元楼”,目前,全区已汇聚年纳税额过一亿元的商务楼宇17座,这些“亿元楼”2011年合计税收超过43亿元,占全区总税收的31.4%。另外一块是总部经济,2011年,129家总部企业实现全口径税收超过60亿元,占全区总税收的44%。市南区的高产出不仅仅体现在GDP和税收上,还在招商引资、吸纳就业等很多方面表现出来。从招商引资来看,市南区对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总部企业有着极强的吸引力,近年来,中航三星人寿、华侨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等一批知名企业陆续落户市南,全区世界500强分支机构已达75家。从吸纳就业来看,全区本科及以上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5.24万人,总部企业高管人员达6000余人。
  为推动全区经济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市南区将出台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建立促进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集中用于引导扶持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对发展商务金融、总部经济、航运服务、科技产业、时尚商业、商务旅游等优质企业和
  同时在抓大扶强的基础上,项目的支持,注重中小企业发展。通过政策的强引力实现“洼地效应”,例如,对新引进的总部企业等给予开办费补助及租购办公用房补助,鼓励蓝色经济体集聚发展;设立海洋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扶持海洋科技研发,发展海洋科技产业;鼓励引进培育创新型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软件及信息服务企业发展壮大、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企业节能降耗等。通过注资增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着力发展品牌经济、鼓励中小企业规模提升、扶持家庭服务业发展等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同时将切实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的引导扶持力度。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