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米市”新崛起——探访湖南金霞粮食物流园

2012-7-27 12:12:00 来源: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7月24日,大暑时节三伏天里,长沙城难得的多云天气,高温稍稍退却的间隙,位于长沙经济开发区内的湖南金霞粮食物流园,重大项目建设也刚好处于一个喘息期。 

  一列满载北方玉米、豆粕、麦麸的火车,沿着刚刚建成不久的铁路专用线缓缓驶进站台,站台上顿时忙碌起来。 

  站台的一旁,大型挖掘机正在平整土地,被夏阳炙烤过的砂土干燥赤黄,一阵风过,黄尘漫天。这里马上将要建的是与铁路专线配套的巨大立筒仓,负责工程的湖南粮食集团总裁助理喻智勇介绍,新铁路专用线是“北粮南运”铁路散粮运输试点线路接卸点,而立筒仓是实现散粮运输关键的一环。 

  “散粮运输只需5至10分钟就可以卸完一个火车皮,而传统的包粮运输,一个火车皮要一两个小时才能卸完,同样,借助立筒仓实现散装,只需要像开水龙头一样,粮食就流到运货汽车上了,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喻智勇说,立筒仓建成后,专用线将真正实现散装、散卸、散储、散运功能,每吨粮食饲料的物流成本可节约近百元。 

  数十米开外,一幢6层高的楼房已接近完工,吊塔操作员仍在高空中一丝不苟地进行最后的封顶任务,货运电梯频繁上下运送材料。这是与粮食专线配套的综合楼,国庆前即可投入使用。 

  作为我国南方最大的粮食铁路专线、国家发改委“北粮南运”战略卸车点,湖南粮食集团金霞铁路专用线于今年6月中旬正式开通,为此,数千名建设者在今年多雨的春天和暴晒的夏天,加班加点、挥汗如雨。 

  “相比原专用线,新专用线吞吐能力翻了一番。” 湖南粮食集团副总裁王致能说,这条专用线由原长沙市第一粮食仓库伍家岭铁路专用线搬迁而来,总长4.4公里,将配套立筒库、浅圆仓、平房仓、周转仓等各式储存中转设施容积53万吨,年货物中转量可达350万吨。 

  由于新专用线毗邻霞凝码头,芙蓉北路穿过园区,园区内因此实现了公路—铁路—水运的无缝对接。 

  繁忙的湘江霞凝码头,属于金霞粮食物流园的港口物流片区,江面上停泊着几艘运粮船。30多名肤色杂陈的异国友人正在码头参观访问,他们是由省粮食局举行的发展中国家粮食储存加工技术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埃及的梅尔哈特博士说,湖南的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都很先进,我们需要学习。 

  据王致能介绍,霞凝码头两侧的新增码头项目建设即将启动。物流园665米河岸线,将新建两千吨级泊位5个,其中食用油泊位1个,粮食通用泊位1个,件杂泊位1个,多用途泊位2个。 

  此外,目前批发交易片区的建设也将全面启动。长沙国家粮油交易中心、长沙国家粮油检测中心、粮油交易展示中心均已建成并使用,处于建设前期阶段的绿色安全食品交易中心将于明年动工。 

  “湖南是鱼米之乡,昔日长沙米市汇九州、通天下,我们的目标就是,让长沙米市盛况重现,推动湖南由粮食生产大省向粮食经济强省转变。”湖南粮食集团董事长谢文辉向记者介绍,作为我省粮食“千亿产业、百亿物流”战略部署的核心项目,金霞粮食物流园是2011年省发改委确定的50个重大项目之一,由湖南粮食集团全力打造,园区核心区域占地面积1450亩,总投资20亿元,已完成投资7.4亿元。 

  根据规划,金霞粮食物流园分为铁路物流、港口物流和批发交易三大片区,2至3年内,园区年吞吐量可达500万吨,年市场交易额超过100亿元,物流总产值过100亿元。届时,金霞粮食物流园将成为中国粮食行业在中南地区的发展轴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