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拥江发展” 打造港口物流

2012-7-26 16:0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日前,马鞍山郑蒲港的建设顺利进行,芜湖长江水域在未来4年里实现全境对外开放的规划正式明确,扬州江都港区进一步扩容。港口与机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担负着城市货物大进大出的吞吐功能。南京、镇江、扬州、芜湖到现在的马鞍山,这些1小时都市圈城市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坐拥长江,因此沿江发展成了都市圈城市不可缺少的主题,尤其是寻求“港口物流”、“空港物流”的发展,成为了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契机。 
  去年8月,马鞍山进行了区划调整,和县正式划入马鞍山。位于和县的郑蒲港新区,濒临长江,拥有9.5公里的深水岸线,曾是长江上唯一没有开发的万吨级深水港口资源。今年初,国家级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郑蒲港新区建设指挥部成立,郑蒲港的建设纳入了正轨。
  据介绍,作为承载“拥江发展”大城梦想的交通枢纽,马鞍山长江大桥目前的施工进度已近70%,将在2013年如期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后,将消除长江天堑的制约,有效发挥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马鞍山也将步入真正意义上的立体交通时代,成为皖江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为城市拓展带来最大空间。通过物流带动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集聚,城市集聚资源的能力将极大增强,城市投资环境将进一步优化。”马鞍山发改委的何先文主任说。
  记者了解到,作为都市圈城市的芜湖,芜湖港位居安徽省第一大港,已建成含3个万吨级及以上生产用泊位码头在内的121个泊位码头,但深水港区水域稀缺、现有开放水域范围不足,成为芜湖口岸发展亟待突破的瓶颈。此次芜湖积极申报扩大开放水域,并被列入《国家口岸发展规划》。芜湖长江水域将全面开放。芜湖港开放水域范围被重新界定为所辖繁昌县庆大圩至东梁山,芜湖由此将迎来新一轮开放热潮。
  “扬州港正在打造‘一港三区’,即扬州港下辖六圩港区、仪征港区、江都港区。江都港区新建三码头,新泊位建成后,江都港年吞吐量将达到2500万吨,并将填补扬州10万吨级泊位的空白,辐射范围将覆盖苏中苏北地区。我们的机场也开通了,是打造空港物流的好契机。本月,我们在上海举行的推介活动,吸引了100多家世界500强的企业参加,我们的产业基础、物流能力都是这些大企业所看重的。”扬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对于一座拥江发展的城市而言,港口的建设、交通网络的打造、物流的配合和基础产业的发展都是需要努力探索的。据悉,马鞍山市还正在谋划更多的过江通道,包括联合路过江通道、湖北路过江通道、九华路过江通道、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姑孰过江通道、龙山大道过江通道。芜湖将进一步促进水域的全面开放,扬州也将在推进江都港的扩容建设和配合机场的空港物流项目建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