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角逐世界水运中心

2012-7-25 12:37:00 来源:钱江晚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打通"任督二脉"
  "山上浙江"和"海上浙江"成为一体
  "十一五"期间,浙江港航建设完成投资485亿元,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8亿吨,年均增长13%,居全国首位,内河港口新增吞吐能力8000万吨,内河新改建高等级航道350公里。
  其中,去年完成投资140亿,累计达625亿元,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8.6亿吨。
  2007年12月,浙江省首条千吨级内河航道--湖嘉申线湖州段建成,它连接起湖州、嘉兴、上海等大中城市,沟通了京杭运河、长湖申线、杭湖锡线、东宗线等主干航道,成为浙北内河水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是在2007年12月,全国第一条现代人工运河贯通,全长239公里的杭甬运河基本建成,500吨级船舶可从萧山直达宁波,每年可节约运输成本超过30亿元。
  这条黄金水道使杭绍甬三地迎来全新的运河时代,杭州内河的水上运输第一次实现海河互通,让浙江省内河告别了无直接出海口的历史,流淌千年的京杭大运河和东方大港之间的距离在拉近。
  2010年,总投资约76亿元的钱塘江中上游航运复兴工程开工,这条航道穿越浙江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成为连接"山上浙江"和"海上浙江"的一条水上大通道和经济大动脉。
  一张全面接轨"长三角"的黄金水运网络,徐徐展开在我们面前。
  港口一体化
  "独奏"变成"大合唱"
  如果说一条条航道是交织在水网平原上的纽带,那么这条纽带上还散落着众多的明珠,那就是一座座港口码头。它们整合了浙江的海洋优势、航运优势,正在逐步成为具有资源配置功能、高附加值的现代物流枢纽。
  "浙江港口的布局呈现的是'中心两翼'的架构,也就是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温台和嘉兴港为两翼。"省港航局局长戚步云说。
  宁波-舟山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及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主要的中转港。
  2009年,一体化后的《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获批。《规划》明确,宁波-舟山港分为甬江、镇海、北仑、穿山、大榭等19个港区,预测到2020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8.9亿吨,其中集装箱3000万标箱。
  "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带来的整合优势,吸引了包括和记黄浦、招商国际这样的大型港口项目,还有一大批孤岛荒山的新兴投资项目。"戚步云说。
  随着这些重大项目的投产,宁波-舟山港已发展成我国拥有最多大型、特大型深水泊位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居全国首位,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六位。
  现在的浙江,拥有4个沿海港口,泊位1083个,综合通过能力8.3亿吨;拥有7个内河重点港口,泊位4535个,综合通过能力4.1亿吨。港口的一体化和联盟,将之前各个港口的"独奏"汇合成了如今的"大合唱",激荡人心。
  未来五年
  港口、航运投资将超600亿
  航运和港口的兴起,也在悄然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改变一方百姓的生活。
  湖州和孚镇旦头自然村毗邻湖嘉申线航道,这条千吨级航道的改造提升,富了沿岸百姓,靠水运的村民年收入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而在浙江最繁忙的航道长湖申线航道沿线,则聚集了装备制造、金属管道及不锈钢、木地板、水泥新型建材等临港产业集群,这已然成为拉动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说到未来,戚步云信心满满:未来五年,浙江要规划新建万吨级以上泊位80个,新增吞吐能力3亿吨,完成港口建设投资超过300亿元;全省内河水运投资超300亿元,建成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300公里。"十二五"期间,浙江将开展港口平台打造行动、内河航运复兴行动等一系列举措,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和港航服务业,积极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打造东北亚综合性国际枢纽港。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