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港航拓展多种渠道为小微企业减负

2012-7-25 12:29:00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航运市场整体颓势短期难改,造船行业也受到极大影响。数据统计,2012年的1至6月,嘉兴市共计完成船舶建造136艘,比去年同期减少35艘,造船完工量明显下滑。同时,不少船企下半年的订单情况也是极为紧张,有些甚至是“无米为炊”。 
  在这种形式下,为了推进小微型港航企业减轻负担,全面促进小微型企业发展。嘉兴各级港航管理部门多管齐下,免征小型微型企业的货物港务费,牵线搭桥帮助船户贷款,开启“争小 、保中、抢大”的三位一体服务,拓展多种渠道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减免货物港务费近4000万元 
  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出台的《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推动浙江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从2012年1月1日起,嘉兴市3年内免征小型微型企业的货物港务费。据市港航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解释,免征范围包括经由浙江省沿海、内河港口的内外贸货物及集装箱等货物的所有人。这项政策这对小微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降低了船企的运营成本。 
  海盐船户沈中达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原先的货物港务费差不多是每吨货物1元钱,如果打造载重500吨的货船,他每跑一趟就可以节省500元;另外,以前按船舶证书载重吨需要按月度计征的每吨4元的船舶货物港务费,也从2012年起免征了。这样计算,货船3年下来总共可以节省20万元。 
  据嘉兴市港航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辖区内的船舶绝大多数都符合小微企业减免政策,一般船舶运行规费主要是两笔,一笔是船舶港务费,另一笔就是货物港务费。对于广大船舶公司和货主而言,虽然货物港务费在支出中可能比例不是很大,但这都是能直接看到的运营成本降低。据测算,今年上半年,嘉兴共减免货物港务费近4000万元。 
  为船户、船企搭起金融桥梁 
  7月23日,在嘉善翠南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来自江苏扬州的船户刘成龙拿到了嘉兴银行的放款。刘成龙常年往返于杭嘉湖地区,从事水泥运输业务,上半年在市港航管理局的“牵线”下,向嘉兴银行申请贷款50万元订造一条散装水泥船,顺利通过了银行方面的核准。刘成龙高兴地说:“以前想要买船只有向亲戚朋友东凑西凑,现在有了银行贷款,真正解决了自己的资金难题!” 
  据了解,水运业主的融资渠道主要有银行贷款和自行筹资两种方式。自行筹资、私人借贷多数是杯水车薪,而银行对船舶抵押贷款一直持十分谨慎态度。为打破僵局,解决水运业主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嘉兴市港航管理局为航运单位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召开银企合作洽谈会,加深银行对水运行业的了解,取得银行对船舶制造业发展的支持。 
  据介绍,自从2009年以来,港行部门促成我市银行共完成船舶贷款1.9亿元,完成了368艘船舶的升级换代,有力提升了嘉兴内河运力。 
  事实上,有了船舶贷款业务,不但方便了船户进一步“小改大”、“旧换新”,而且对船厂来说也增加了一条新的业务渠道。嘉善雪生船舶有限公司总经理邱雪生介绍,目前公司每年的订单里,有一半都是船户通过银行贷款完成的,“像车贷一样,贷款买船也成了主流的销售方式”。 
  开启“三位一体”立体服务 
  浙江林龙港口公司是杭州湾海域岸边上的嘉兴第一个海船建造企业,去年一次性开工了5条69米沿海开体泥驳,造价近4000万元。嘉兴市港航管理局认真研讨对待本批次泥驳船的法定检验工作,由嘉兴船检员两组4人分批每周5个工作日连续实施驻厂检验。据林龙港口公司负责人透露,此次港航管理部门的驻厂检验不仅极大方便了船厂的报检工作,还节省人力、材料成本等达到数十万元,并且实现工期提前近一个月。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在航运市场低迷的当下,嘉兴各级港航管理部门全面开启“争小、保中、抢大”的三位一体“立体服务”,帮助造船企渡过难关。 
  争“小”指搭桥梁,拓展公务船市场份额;保“中”指强内涵,稳固内河货船市场;抢“大”指重服务,做大海船规模。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这三个方面港航局做了多方面工作:在公务船行业,对船厂迫切需要的行业管理、检验服务等方面达成一致;货船方面,实现内河船舶吨位丈量与复核环节的有效衔接,降低建造船舶在船台上的“滞留”时间;对于海船,积极开展送技术上门、送服务到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难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