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问题能否“一降了之”?

2012-7-24 13:0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枭冬
    近日,对广大汽车用户而言,最大的 “兴奋”就是油价又下调了。7月11日,国内汽柴油售价每吨下调420元和400元。至此,很多地方的油价又回归到了 “6元时代”。
    从5月10日,到6月9日,再到7月11日,国内油价已经实现近年来罕见的“三连跌”。
    这当然是个好消息,特别是对广大物流用户来说,更是能节省不少运营成本。而对那些徘徊在车市门口的准用户,此番油价 “三连跌”也能给他们很大信心,这些潜在用户或将打开钱袋子,从而带动新车销售。
    但是,油价短期内频繁走低,真的能够 “一俊遮百丑”,掩盖所有问题吗?答案显然是 “否”。
    首先,一直以来,大多人都希望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尽快出台。毕竟,现有机制经常遭遇 “涨多降少”的追问,即便现在出现了 “三连降”,但总体仍不能令人满意。可此前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却明确表示: “目前不是新成品油定价机制推出的合适时机,要等到国际油价相对比较合理的时候。”如此一来,油价机制的完善工作或又陷入尴尬不前的境地。
    其次, “油荒”问题始终纠缠不清,国内部分地区不时出现的 “柴油荒”,恐怕不会因为油价下调而得以解决。相反,有专家开始担心,由于 “两桶油”的亏损局面难以彻底改观,油价下调只会挤压其利润空间,从而影响生产积极性,导致油品供应紧张情况再现。倘若如此,不止会影响物流企业正常运营,更会影响下半年的车市销售。
    再者,在国际油价变幻莫测,能源日益紧张的当下,日后油价再度走高的可能性很大。对于物流用车市场来说,运价如何能同油价顺利、合理地联动起来,也是一大需要解决的难题。因为油价、运价倒挂,是导致货运市场秩序混乱的一大根源。若想根治物流市场秩序,就必须及早推出并落实油价、运价联动机制。
    总而言之,油价下调,特别是 “三连跌”现象,我们可以为之欣喜,也可为之感叹。但在种种问题面前,我们仍不该放松对油价的关注,而要抓住下调期这一契机,更加努力去解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