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生产资料市场呈现缓中趋稳发展态势

2012-7-24 12:5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曾庆宝
    上半年,宏观经济发展呈现“平稳回落、结构向好、走势趋稳”的基本态势。在此背景下,生产资料市场流通规模继续保持适度较快增长,增速缓中趋稳;市场供需在第二季度低位趋稳、稳中略显回升。
    从后期走势看,随着国家各项稳投资、扩需求、降成本等政策效果的显现,经济将实现稳中向好的积极变化。预计,下半年生产资料市场供需增速较目前都会有所加快,市场价格在三季度将进一步下跌,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同比增速达到13%左右。
    一、市场运行基本特点
    (一)流通规模增速缓中趋稳
    据初步统计核算,1~6月份,全社会实现生产资料销售总额24.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但较1~5月有所加快。全社会物流总额为83.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增幅同比回落3.7个百分点,与1~5月基本持平。两个主要指标均呈现缓中趋稳的基本特点。
    (二)市场供需增速趋稳回升
    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监测资料,6月份,30种主要生产资料供给增速小幅回升,而需求增速低位趋稳、稳中略显回升。供需态势显示,尽管当前生产资料供需增速较去年同期有较明显的放缓,但在我国宏观调控和政策预期作用下,正在逐步趋稳。
    据初步测算,1~6月份,30种主要生产资料资源总计同比增长7.0%,增速较1~5月回升0.5个百分点,国内生产与进口都呈现回升之势。其中,国内生产同比增长6.1%,增速回升0.5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长14.3%,增速回升1.6个百分点。30种主要生产资料总需求同比增长4.4%,增速较1~5月小幅回升0.2个百分点。其中,国内需求增速与上月基本持平,而出口需求增速有所回升。具体来看,国内需求同比增长4.5%,出口实现同比上升2.4%。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场需求有所回暖,但今年以来,主要生产资料市场供过于求的问题一直比较明显,不仅工业企业库存水平上升,流通企业的库存压力较年初也有所加大。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监测资料,6月末30种主要生产资料的供需差率为4.2%,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2.1个百分点。
    (三)市场价格波动下行、跌幅扩大
    在经济增速回落、市场需求疲软和产能过剩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生产资料价格自去年9月份步入下行通道,今年上半年,整体上仍呈现下行格局。尽管2~4月份出现短暂回升,但回升乏力、升幅逐月收窄,5、6月份再次出现环比下降,且降幅明显。
    6月份,由于世界经济形势利空因素多,欧债危机加剧、美国经济增速慢于预期;而国内各项刺激政策还处于传导过程。在此背景下,6月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延续了5月份的下行走势,且跌幅有所扩大。当月环比下降2.5%,同比下降7.1%;累计同比下降3.6%。
    从监测的大类品种看,除木材和汽车价格止跌回升外,其他七大类生产资料价格均延续上月跌势,且跌幅扩大。其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产品、原煤、成品油的降幅都超过了2个百分点,呈现明显下跌之势。
    国内生产资料价格下跌,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海关总署的资料显示,今年1~5月,生产资料进口价格连续5个月保持下行走势,6月份虽然出现环比回升2.4个百分点,但黑色、有色、化工、能源、汽车等多种生产资料价格仍呈现环比下降格局。
    二、下半年走势基本预测
    从后期走势看,尽管国际经济环境趋于复杂,6月份JP摩根全球制造业PMI自去年11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到50%以内。但在国内,政府已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除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举措也显示出货币政策更为宽松。具体来看,有以下几方面因素促使我国经济向趋稳向好转变。
    一是通胀压力缓解奠定了后期实施积极调控政策的空间。首先是生产资料价格明显回落,预示着通胀压力从源头上缓解。1~6月份,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3.6%。其次是生活消费品价格保持低位,今年3月份以来,CPI逐月回落,6月份已回落到3%以内,到2.2%。三是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剧减,海关总署的统计资料显示,整个上半年,生产资料进口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较今年年初下降3.4个百分点。四是从后期走势看,6月份,制造业PMI购进价格指数为41.2%,连续两个月处在50%以下,显示出后期价格上涨的动力不足。
    二是从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来看,主要经济指标已经出现趋稳回升的迹象。首先是实际消费增速趋稳回升,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6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8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增幅较5月份提高1.1个百分点。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6月也有所回升。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0710亿元,同比增长2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0%,增速较1~5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尤其是新开工项目增长明显加快。1~6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38188亿元,同比增长23.2%,较1~5月份提高1.2个百分点。
    三是反映经济景气状态的PMI指数预示部分行业已经出现局部回升。从制造业PMI指数来看,6月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运输设备制造业上升态势突出,PMI达到56.2%,较上月提升11.6个百分点,反映出前一阶段出台的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开始显示成效。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回升势头也较为突出,其PMI达到53.1%,比上月上升11.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指数中房地产业商务活动指数达到58.2%,创出自2010年12月以来的新高;新订单指数结束近一年半的下降趋势,回升至55.7%,显示出房地产行业供需状况有所回升。
    在此宏观经济背景下,初步预测,2012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长11%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长12%左右,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达到13%左右,市场供需增速较目前都会有所加快,市场价格在第三季度将进一步下跌。
    三、市场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当前,生产资料市场发展中,不仅要关注国际制造业收缩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和所施加的下行压力,还应更加注重国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供需矛盾突出、价格回落过快、企业效益下降。这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企业效益下滑是价格下降和需求相对不足的直接结果。
    一是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不利于市场供需平衡。从主要生产资料的供需状况看,今年2月以来,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监测的30种主要生产资料的供需差率扩大到4%以上,反映出我国部分产品产能过剩、需求增长不足的矛盾突出。从制造业PMI指数看,6月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2%,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处在50%以内;而生产指数虽有回落,但仍达到52.0%,二者差距达到2.8个百分点。与此相应,产成品库存指数达到52.3%,连续两个月位于50%以上,为去年12月份以来的最高点。反映出当前过剩经济的现象有所显现。
    二是部分产品价格回落过快,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从生产资料价格变化趋势看,市场价格指数5月份由升转降,6月份降幅扩大,6月份环比下降2.5%,降幅较5月份扩大1.3个百分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产品、原煤、成品油降幅超过2个百分点,加快回落迹象尤为明显。从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来看,受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带动,4月份以来持续回落,尤其是最近两月回落明显加快。6月份,已回落到41.2%,与2009年1月份指数水平基本相当。
    三是企业效益明显下滑,不利于提高经济发展活力。一方面是经济增速回落,市场扩张受限;另一方面是成本刚性上涨,上半年企业效益下滑现象较为突出。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1~5月份,重点联系的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下降25.0%,销售利润率为1.63%,比去年同期降低0.75个百分点。同期,重点联系的物流企业收入利润率下降到5.07%,较去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4个百分点。
    四、政策建议
    当前,要保持生产资料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政策取向应着眼于“三个有利于”:一要有利于扩大有效需求,稳定经济增长;二要有利于落后产能,改善市场供需关系、调整经济结构;三要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
    一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稳定市场需求。要结合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任务和保障民生、加大民生投入的要求,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改升级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水利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农村、农业发展基础的支持力度;加大保障房建设落实力度。
    二要严控产能盲目扩张,做好供给端管理。当前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下滑,既有需求不足的问题,也有供给过快增长的矛盾。针对这一特点,在做好需求端调控的同时,要做好供给端管理,应通过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来有效抑制产能过度释放,保持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保持价格走势稳定,维护好企业正常盈利环境。
    三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匹配供需、挖掘第三利润源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后工业化时代,现代物流是企业降低库存成本和物流费用而获取“第三利润源泉”的基本路径,发达的现代物流体系是企业实现低库存甚至零库存的前提。一方面,现代物流能够更及时地反映供求信息,维持供需平衡,避免价格大起大落;另一方面,现代物流在降低企业库存成本方面潜力巨大。依据2011年数据初步测算,我国工业企业库存率高达10%,如果库存水平下降1个百分点,每年将减少库存资源占用8400多亿元;如果降到发达国家3%左右的水平,则可节约库存成本5万~6万亿元。
    四要引导企业经营模式转变,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当前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下滑,主要原因是企业赢利模式不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许多企业仍停留在依靠规模扩张获取效益的粗放模式上。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快经营模式转变,对于工业企业而言,由过去不计资源要素消耗、不计环境污染,粗放式低水平批量生产,向精细化管理、订单生产转变;对于流通企业而言,则要通过运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加工配送等现代流通手段和方式,由依靠赚取买卖差价的传统流通模式向依靠提高效率、提供增值服务、提供供应链管理方案为核心的现代流通模式转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