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药乡”靠规模仓储 减少灾后价格波动

2012-7-24 12:4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屠国玺 甘春
    有着上千年中药材种植历史的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是我国著名的中药材产区和集散地。今年5月发生特大暴洪泥石流灾害,造成当地中药材大面积减产,但当地通过规模化的仓储,使得灾后一度出现的药材价格上涨现象未能持续。6月底,当地主产中药材价格趋稳。
    岷县禾驮乡牛沟村的田地里,村民后佛堂正在对土地进行清理准备复耕。因为错过了播种季节,现在地里已经来不及再种当归等中药材了,只能种些产量很低的小麦和马铃薯。洪雹灾害中堆积的淤泥使他家3亩多种植当归、黄芪等药材的土地成为绝收的“死亡地”。
    岷县禾驮乡牛沟村村民后佛堂告诉记者,他家里有5亩山地,受灾的有3亩多。其中,当归有1亩多受损,黄芪这两亩全都没有了。在往年药材能收入将近两万元。今年估计再没有收入了。
    岷县素有“千年药乡”、“中国当归之乡”的美誉,当地盛产当归、黄芪、党参等238种中药材。去年,岷县中药材总产量约为5万吨,产值达10亿元。其中岷县当地高寒阴湿的自然条件使得岷县当归品质是全国各大产地当中最好的,岷县当归年产2万吨,占全国当归年产总量和出口总量的比例分别为70%和90%。
    当地的统计显示,灾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为25.27万亩,现在有20.86万亩受灾,其中绝收的土地达9.19万亩。岷县很多药材产地遭遇洪水和淤泥淹没,按照中药材的种植周期,一些土地可能在两三年的时间里面都没有办法完全恢复种植。岷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局的估算显示,岷县中药材今年产量将减半。
    在岷县主要的中药材交易集散地“中国当归城”里,药农们用农用车拉来自家的当归进行销售,收购药材的商铺门口也是人头攒动。岷县的中药材在国内主要销往安徽、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在灾害发生后,这些地区的药材价格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灾后两三个星期里,不同规格的当归价格出现小幅波动。市场入口处的LED屏幕上的价格信息显示,到6月底,这些药材的价格走势已经恢复平稳,但一些药材经销商认为药材还存在上涨的预期。
    岷县药商马云表示,暴洪灾害前,当归的价格是每斤18元钱,现在是21元钱,有3~5元的浮动价。估计价格还会涨,因为今年暴洪以后,当归减产了,种植的面积也小了。
    尽管灾后中药材大规模减产已经成定局,但当地中药材经销商和企业普遍认为不会使造成中药材价格的大幅波动。目前的药材价格涨幅还没有超出正常波动的范围,市场上不可能再出现像2006~2007年的“天价”——每公斤当归卖到108元,而原因就在于不少加工企业手上都有大量的库存。
    岷归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是岷县一家本地药材加工企业,车间里工人正在对当日生产的中药材切片进行装袋。该公司去年生产中药材产品1200多吨,其中100多吨销往海外。尽管该企业在当地的8500多亩种植基地之中,有2000亩灾后绝收,但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长期规模化的存储不会使企业的生产造成太大的影响。
    岷归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介英表示,仓储还可以能保证供应5个月,半年之内对企业的影响不会太大。价格问题变化不会太大,因为2011年的库存还有一些基础在,今年的受灾面积大,但还不是太大的影响。
    据了解,岷县当地目前已经具备了4.5万吨的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这也为避免药材价格大幅波动提供了基础。
    另外,针对此次洪雹灾害造成大量减产的经验教训,岷县准备在药农中大力推广“协会+基地+农户”的新型种植模式,以期用规范化的管理和统一完善的收购平台降低农民种植中药材的自然和市场风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