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稀土出口降42.7 % 稀土贸易战升级

2012-7-24 11:51:00 来源:新快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眼下中国对于稀土的战略规划正遭到多个世界经济体不满。7月10日,WTO争端解决机构会议上,中国拒绝了美国、欧盟和日本提出的要求WTO争端解决机构设立专家组、调查中国稀土等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的请求。昨日,WTO就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案召开“贸易争端解决机构会议”,欲正式设立专家组,而中国将不能再次反对。这意味着,欧美日对我国稀土在WTO框架内的缠讼再度升级。 
  料稀土管控还将加强
  “这个案件非常复杂,面临着多方博弈。”专家表示,目前看来矛盾的主要焦点仍集中在“我国出口管控究竟是为了资源环境保护还是垄断获得高价利益”上。随着博弈的深入,国内将采取更加严格的稀土管控政策来增添筹码。与此同时,欧美日将会在后期的诉讼中不惜代价利用手中筹码来谋求胜利。
  一位接近案件诉讼的人士向记者坦言,目前看来我方在诉讼中的压力还是很大,此外,不排除双方博弈后,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起诉方和被诉方达成一致和解的可能性。
  商务部一位官员在近期的内部会议上表示,形势十分严峻,商务部正在各部门的配合下组织这个案件的应诉工作。目前国内的稀土管理日益加强并不断完善,环保标准已经实施,资源税大幅提高,同时行业准入标准也在拟定之中,这些为稀土诉讼案的应对提供了一定的抗辩基础。
  尽管目前诉讼仍在进行,但国内稀土出口的控制已现成果。中国海关统计咨询服务中心上周六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中国稀土矿石、金属及化合物出口量较上年同期下降42.7%,至4908吨。
  中方也应采取反制措施
  包钢稀土(600111)一位内部人士对记者评价说,稀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由于“散、乱、差”带来的资源浪费、恶性竞争等种种行业乱象已经有目共睹,国外的诉讼压力实际上也从另一方面推动了国内稀土的整治步伐,同时加速稀土行业整合,并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稀土大集团。
  一位业内人士则表示担心,稀土只是一个切口,欧美日国家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最终瓦解我国战略资源保障体系和制度,即使稀土案尘埃落定,后面还会有其他战略性资源的博弈。因此中国必须在战略层面做好准备,并对当前国内可能“授人以柄”的相关措施进行反思。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表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密集出台加强稀土国内生产、贸易环节管理的相关政策,这一方面表明了政府治理稀土污染、规范行业发展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减轻我们面对的国际压力。“无疑会增加中方的底气,但是最后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缓解诉讼压力,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裁决,还不好说。”
  就目前而言,白明认为,要在谈判和诉讼环节据理力争,在贸易环节坚持环保立场,在最为重要的生产环节加强管理。此外,中方也可以采取反制措施,“欧美投诉我们限制稀土的出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投诉他们限制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相关的反制措施要开始积极地准备,会有正面的作用,即使稀土案裁决败诉,我们也多了这个砝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