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桥隧通车1周年走西海岸 现立体交通全景

2012-7-2 9:3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曾几何时,黄岛、胶南对于岛城而言还只是遥远的彼岸,那时候一艘艘拥挤的轮渡成为维系两岸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其载客量、航运速度限制许多城区市民对西海岸的认识。但就在一年前,一个跨越了十几个年头的宏伟规划终成现实,桥隧贯通,拉近了东西海岸的距离,交通一体化的大青岛时代开始向我们走来。   
   与此同时,隧道公交、西海岸地铁、规划中的第二条海底隧道等相继面世,并将逐步成为多    
  元化交通的一环,交通的丰满也由此为区域的腾飞插上了迅捷的翅膀,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先导区,西海岸经济新区的战略地位也日益重要。近日,青岛新闻网记者奔赴西海岸,带领网友一同感受一下西海岸的立体交通。    
  国内最长“潜龙”——胶州湾海底隧道    
  “长达7800米胶州湾海底隧道是目前国内最长的海底隧道,分为路上和海底两部分,其中海底部分长3950米。”回顾起隧道的发展史,最初的规划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经过了缜密而复杂的论证后,胶州湾隧道终于在2006年12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年底胶州湾海底隧道实现了全线贯通,2011年6月30日正式通车。   
  曾几何时,黄岛、胶南对于岛城而言还只是遥远的彼岸,那时候一艘艘拥挤的轮渡成为维系两岸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其载客量、航运速度限制许多城区市民对西海岸的认识。但就在一年前,一个跨越了十几个年头的宏伟规划终成现实,桥隧贯通,拉近了东西海岸的距离,交通一体化的大青岛时代开始向我们走来。    
  与此同时,隧道公交、西海岸地铁、规划中的第二条海底隧道等相继面世,并将逐步成为多    
  元化交通的一环,交通的丰满也由此为区域的腾飞插上了迅捷的翅膀,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先导区,西海岸经济新区的战略地位也日益重要。近日,青岛新闻网记者奔赴西海岸,带领网友一同感受一下西海岸的立体交通。    
  国内最长“潜龙”——胶州湾海底隧道    
  “长达7800米胶州湾海底隧道是目前国内最长的海底隧道,分为路上和海底两部分,其中海底部分长3950米。”回顾起隧道的发展史,最初的规划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经过了缜密而复杂的论证后,胶州湾隧道终于在2006年12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年底胶州湾海底隧道实现了全线贯通,2011年6月30日正式通车。 
  桥隧的通车宣告了无数记录的诞生,这些数字里面,让青岛市民感触最深的则是时间的缩短。以前东西海岸往来,从团岛到薛家岛,最快的船只也得20分钟以上,看看海景固然惬意,但颠簸和拥挤却消磨了不少乐趣。    
  隧道开通后,时间大大缩短。当日,记者驱车从四川路东平路口进入隧道后,天空就变成了拱形的“天穹”,一路保持70迈左右车速畅行,路程中没有任何上下坡起伏的感觉,打开车窗,清爽的空气飘入车内,一点都不沉闷,在薛家岛出口“重现光明”时,瞄了一下时间,6公里的路程总共不过耗时了10分钟,记者多少感觉不到有点意犹未尽,速度之快显而易见。通过隧道后,记者交上了30元的单次通行费。隧道内的“风景”值得称赞,细节的处理得非常棒。记者行驶在平坦的高科技沥青路面上,在隧道两侧的整齐排列的新型LED灯散发着纯白的亮光下,彩色的墙壁让隧道显得不那么沉闷,每行驶一段时间,头顶的交通电子显示屏都在提示“谨慎慢行安全第一”等注意事项,不仅如此隧道左右的同性洞海建设了大型通风竖井,让隧道保持着新鲜的空气,驾驶者不会感到丝毫的压抑。    
  如今经历了一年时间,海底隧道对于很多青岛市民来说已经不再新鲜,但是对于许多外地前来的游客来说,在海底隧道走一遭仍然是一段十分让人“兴奋”的旅程。尤其是,看过了青岛雄奇的崂山、美丽的前海一线、体会了老青岛的红瓦绿树之后,穿过一段“神奇”的隧道,在隧道的另一端是另一个神奇的世界,这里有美丽的“金沙滩”,与都市的高楼林立相比,西海岸更加惬意舒适、更像是度假的天堂。    
  为了避免进入隧道时拥堵,青岛端共设置了四川路东平路、云南路东平路、团岛三路台西三路、团岛二路贵州路四个入口,以及团道路瞿塘峡路紧急出入口。青岛端隧道同时还连接了四川路和云南路两条高架桥,以及台西三路及团岛二路两条匝道。    
  今年上半年,有消息称岛城将建设第二条隧道,目前正在论证阶段,这条隧道将极有可能建设在目前的桥隧之间,成为东西海岸另一条重要的交通线路。    
  世界第一长跨海大桥——胶州湾大桥  
  如果说海底隧道是一条“潜龙”的话,那么海湾大桥就是一条“天龙”,2011年,胶州湾海湾大桥同海底隧道同时开通,自此,上有天龙,下有潜龙,波澜壮阔的胶州湾上呈现出双龙戏珠的胜景,这不仅是中国桥隧史崭新的一页,同时也成为世界上罕见的奇观。    
  当日上午记者一行从隧道来到西海岸,下午则选择从海湾大桥回东海岸。记者首先沿着江山北路北上,一路直行来到青岛前湾港1号疏港高速公路,在收费站拿了通行卡后,开始了这段奇妙的“海上”之旅。桥面上为宽旷的的单向四车道,当日的天空虽然有雾,但从桥上依然可以清楚地看到波澜壮阔的海面,一艘艘渔船像玩具一样飘在海上,无敌海景显得十分有趣。记者后来从环湾大道瑞昌路下桥口进入市区,缴费50元,算了算时间,共耗时不到20分钟。 据了解,整个海湾大桥工程包括沧口、红岛和大沽河航道桥、海上非通航孔桥和路上引桥、黄岛两岸接线工程和红岛连接线工程,李村河互通、红岛互通以及青岛、红岛和黄岛三个主线收费站及管理设施。在青岛端接线工程方面,将建设有四座立交、32条匝道。    
  海湾大桥贯通的意义重大,实际海湾大桥不仅实现了东西海岸的互通,同时也把红岛拉了进来,实现了三岛的互动,于是就有了后来东海岸、西海岸、北岸新城三城联动的大规划,在未来“大青岛”版图中,海湾大桥就像是联通三大区域的“大动脉”,大大缩短了人们往返的时间。而在此之前维系三地的路途只有胶州湾高速公路,绕道在所难免,但是现在市民只需于海湾大桥上在相应的路口进行便道,即可实现三个区域最便利的互通。   
   普通市民的交通利器——隧道公交  
  海湾大桥和海底隧道固然通畅,但是对于无车一族的普通市民而言,公共交通是否畅通更加重要。记者了解到,隧道通车一年如今隧道公交已经在东西海岸间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2011年6月30日海底隧道开通后,4条青岛主城区经海底隧道至黄岛区的公交线路同时通车运行,通向西海岸的终点直指薛家岛公交枢纽站。今年年初,隧道公交再次扩军,新的4条公交线路让普通市民的可选择性更广,而且其在西海岸的终点站延长到灵山卫公交枢纽站。据了解,这些隧道公交同城区公交一样,保持平均4-8分钟的发车效率,每天每条线路运行200多班次,从青岛至黄岛全程在10站以内,大约半小时就能到达,更为人性的是,市民往返东西海岸,仅仅需要花费4元钱。   
  从海底隧道出来,一条宽广而干净的大道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滨海大道南段工程。沿着滨海大道前行来到一个分叉口,直行为漓江路可直通胶南,向北转则为嘉陵江路,可顺利沿着长江中路到达西海岸中心城区。记者沿路前行,发现滨海大道的风景与东海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仔细对比 
  而言,同样是临海的滨海公路车流更加少,道路更宽广,周边的绿化让道路显得更加安静,尽管其周边大都是在建的高楼,但记者仍颇有一番度假的感觉。    
  滨海大道给了初到西海岸的人们一番惊艳的感受,但这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如今,西海岸的交通手段已呈现多元化。    
  在道路和公交方面,经济新区内将建设以快速主干道路、城市轨道交通为主体的交通网络,连接北部主城、董家口港城,实现半小时通行目标;建设以纵横干道、公交为主体的组团内道路交通系统。重点建设黄岛—胶南—董家口城市轨道交通、团结路西延至204国道、胶南现城区西外环二路、长江路西延与胶南前湾港东路对接、奋进路打通、嘉陵江路打通等工程。同时还将建设薛家岛旅游汽车站公交停车场、黄河路公交枢纽站、科技大学公交枢纽站、金沙滩公交枢纽站等大型公交场站。  
  值得一提的是,开发区在隧道方面颇有建树。当我们还在期待双山隧道打通的时候,作为青岛第一条隧道的嵩山隧道早已在2005年开始通车,近期又有消息称有关部门正在开展小珠山隧道打通研究,届时又一条隧道将出现,为西海岸交通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   
   提到岛城交通,目前人们最期待的莫过于地铁了。地铁M3号线在如火如荼的施工当中,并即将于2014年通车,而西海岸也将在不久的将来拥有自己的地铁。其中有四条地铁线路与西海岸有关,据了解,1号线自开发区江山路贯穿到城阳东郭庄,2号线通过海底隧道连接黄岛与团岛,6号线从峨眉山路到黄河路贯穿黄岛区,7号线由黄河路接轮渡贯通黄岛区。   
  胶州湾上的功勋——轮渡   
   遥想当年,桥隧开通之前轮渡绝对是东西海岸间最便利的交通工具,虽然现在说起来有些唏嘘之感,但轮渡所留给我们的记忆,就像那亲密多年的老友,尽管已经渐行渐远,但温情永留心间。    
   1986年,青岛轮渡站正式启用,东西海岸的距离第一次变得如此亲近,自此以后,轮渡排队早已成为见惯不怪的景象,有时候买了票未必能立即乘上下一班船舶,船舱下经常能看到托运的汽车塞得密密麻麻。尽管轮渡有着20到30分钟一班的稳定航程,但有时候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而停航,使得不少乘船者手足无措。    
   1986年-2011年,青岛轮渡在经历了25年的繁忙之后终于迎来了它自身新的发展阶段。根据记者了解桥隧的开通当日,青岛轮渡的客源就由20000剧减到4000,轮渡的“好时候”终于过去了,他逐渐完成了自己的城市使命,从此在东西海岸交通上,不再是“主角”了。   
   时代的进步也迫使船老大开始转型,据了解,目前老轮渡站将拆掉重建进行整体改造,改造后将建设1座2层的轮渡客运站及220辆公交停车场,并设计屋顶绿化广场。同时还会开展大型观光项目,将老轮渡船改造成观光船进行海上巡游,此外还斥资3000多万打造青岛大型豪华游轮可能于下半年试航,未来将成为青岛市旅游观光的一个新的亮点。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