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离区域物流中心城市有多远?

2012-7-1 18:0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贾永强石文昌
    5月29日上午9时30分,随着一架带有“中国邮政EMS”标识的波音737全货运飞机徐徐降落在白塔国际机场,中国邮政航空公司首次开通呼和浩特-郑州-南京快递往返自主航线。该航线开通后,呼和浩特与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最大的邮件处理中心——南京航空速递物流集散中心实现直接连通,自治区中西部城市到全国50多个主要城市标准特快将全部实现当日收寄,次日投递,其他多数城市也将实现次日递或隔日递。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作为全区政务、金融、服务中心,物流业正在快速崛起。
    来自呼和浩特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物流业正成为呼和浩特市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十一五”末,呼和浩特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340.4亿元,是2005年的3.40倍,年均增长27.7%,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1.1%和18.2%。
    首府物流业未来如何发展?
    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呼和浩特市被列为17个区域物流节点城市。《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和《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都指出了“呼和浩特市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在国家、自治区的政策推动下,于今年4月制定的《呼和浩特市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呼和浩特市被定位为“呼包鄂经济区物流中心城市”、“西部地区城市配送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国家向北开放重要国际物流节点城市”,区域物流业中心城市的发展蓝图浮出水面。
    呼和浩特市发改委有关人士介绍,呼和浩特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呼包鄂金三角地带,是连接黄河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和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向俄罗斯和蒙古国开放的桥头堡。随着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速,产业定位更趋合理,区域协作更加频繁。充分发挥呼和浩特市在区内、全国乃至中俄蒙地区的区位优势,打造自治区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体系、承接区域物流业需求、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城市成为呼和浩特市的必然选择。多重优势助首府领跑区域物流
    区域物流中心的形成首先应具备有利于区域内物资快捷、方便、高效流通的交通环境。呼和浩特市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等庞大的立体式交通网络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活动空间。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运营航线81条,通航城市56个,是自治区最大的国家级航空口岸机场和区内惟一的国际定期航班机场之一;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京包高速、国道109线、110线、209线、省道102线、103线、104线穿境而过,京包线和呼准线在此交会,这里是45个国家公路主枢纽之一,目前已形成以京藏高速、呼准高速等高速公路为骨干、国道省道为框架、城乡公路为脉络,辐射辖区城镇、乡村、牧区的公路交通网;随着呼包铁路电气化改造的完成和集包铁路三四线工程的实施,呼和浩特市将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
    早在2005年,呼和浩特市就开通了呼和浩特-法兰克福铁路集装箱专列 (如意号),全程运输距离9814公里,途经德国、荷兰、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俄罗斯等多个国家,是目前国际铁路集装箱营运路程最长的铁路之一。
    与此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呼和浩特市物流业发展的推动力。目前,呼和浩特市乳品加工、电力、化工、冶金、生物制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以产业带市场,引发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呼和浩特市成为内陆市场与国际市场相连接的重要枢纽,集散和辐射作用日渐显现。物流企业抢滩登陆赢发展
    美通首府无公害农产品物流中心是目前内蒙古地区规模最大、基础设施最好、辐射范围最广、标准化程度最高的大型综合食品物流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大批涌入市场,一辆辆来自外市、县区的车辆满载而归,交易异常火暴。据市场负责人介绍,这里已经建设成为集信息、仓储、交易、冷链运输、简单加工为一体的功能完善的农产品物流中心,目前各类食品的经营量已经占到首府地区市场供应总量的80%以上,其中蔬菜占85%,水果占98%以上,全年市场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美通首府无公害农产品物流中心仅仅是呼和浩特市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事实上,随着呼和浩特市经济总量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货运量也持续增长,物流产业规模加速扩张。“十一五”末,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1579.8亿元,是2005年的2.15倍,年均增长16.5%。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总量9568万吨,是2005年的1.48倍,年均增长8.2%。
    顺应区内外不断旺盛的市场需求,物流企业抓住商机,从小到大、由少到多赢得发展。国内大型知名物流企业如中远国际货运有限责任公司、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公司、中储物流、邮政物流、佳吉物流、天地华宇、宅急送、安快物流等都已进驻呼和浩特市;铁通物流、道达物流、信普誉物流等本土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呼和浩特已占据自治区中部地区集散及配送中心地位,其商品已辐射蒙古、我国西北地区和自治区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以大型批发零售网点为骨干,中小网点星罗棋布的多成分、多层次、多业态的商业网点体系。距区域物流中心城市还有多远?
    呼和浩特物流业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隐忧。城区内已有物流节点设施未来发展空间有限,需要提档升级;工业物流发展缓慢,供应链管理应用有限,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地位体现不明显;服务城市生活的城区物流配送体系尚未建立,加大了城市交通拥堵和环保压力;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农产品冷链物流、物流金融等业态发展缓慢;物流企业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服务能力弱……呼和浩特市与建成区域物流中心城市还有一定距离。
    围绕“打造一流首府经济,建设一流首府城市”的战略发展目标,紧抓呼和浩特市获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良好机遇,将物流业作为呼和浩特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已成呼和浩特市决策者的共识。
    按照《呼和浩特市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呼和浩特将围绕“五园多中心”等物流节点大力优化物流业发展布局,重点发展白塔空港物流园区、呼南物流园区、兴盛物流园区、金山物流园区、盛乐物流园区和各旗县的综合物流中心及为乳业、化工产业、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新能源、生物制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和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的专业物流中心。建设工业物流、商贸物流和农业物流三大产业物流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推进国际物流发展,实施物流技术服务创新,提升首府服务业发展水平。
    随着一批重点物流项目的启动建设,构筑区域性物流中心基础,多元化参与发展的格局已具雏形。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