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区二十载不变唯创新

2012-6-8 10:2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讯近日,大连保税区保税物流局正式成立,将原保税物流区管委会承担的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A区三个政策功能区,以及原区市场发展局涉及各个专业化市场运作等相关职责,整合划入该局。此举在进一步强化政策功能区管理职能的同时,更赋予其与市场更加灵活与紧密的联系。至此,大连保税区两委一办一部十一局的机构调整全部完成,在强化招商引资与产业发展的同时,社会管理与服务的职能得到进一步完善,一个人员精简、运行高效,既具备先导区体制优势,又适应保税区建设现代化新城区需要的全新机制逐步形成。 
  作为全国首批成立也是东北唯一的实行“境内关外”海关监管政策的特殊经济区,大连保税区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命中注定”了其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与众不同,而且没有什么现成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创新成为历届党工委、管委会班子的选择。在保税区的发展历史上,曾经写下过太多的“全国首批”、“东北首次”、“大连第一”,大连保税区是全国保税区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将出口加工区设在保税区中,并且实行两块牌子一个机构合署办公的地区。如今,大连保税区更成为全国唯一一个集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管理于一身的保税区。回顾保税区的发展历程,实施区港联动、保税物流园封关运作、申办建设保税港区、探索政策功能与产业叠加的发展道路,大连都是全国保税区中的“领头羊”之一。这里的每一个“唯一”、“第一”变成现实,都是保税区坚持创新的结果;反过来说,这些“唯一”、“第一”在保税区的成功运行与发展,又都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作为保障。
  对大连而言,保税区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是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建区之初,保税区即采取“小政府,大市场”的运行机制,1993年5月向全社会公开招聘12名工作人员,组成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他们将财税、工商、国税和外汇等部门集中在一处办公,提供名副其实的“一站式”服务,设立外商投资服务中心服务企业,这些都在全市乃至东北地区走在前面。很多入区较早的保税区人至今还记得,1999年底,管委会为使优秀干部脱颖而出,推进了干部制度改革,在招商局、综合管理局、市场发展局等重要岗位上实行干部竞聘上岗,为全市的干部制度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更可贵的是,记者从保税区组织部门了解到,保税区管委会此后一直坚持干部岗位公开竞聘上岗、干部管理能上能下;同时在保税区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程序公开、公正、透明。
  近几年来,随着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和大连保税区推行“产业立区”、“产业兴区”,保税区的管理体制也从原来的先导区模式向现代化新城区模式转移。在这个历史性转变的过程中,保税区党工委、管委会以历史的眼光与超前的视角,在体制机制的设计上,既注重此前基本处于空白地带的教育、卫生等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健全与发展,更注重保留原来先导区管理体制的独特优势,防止向旧体制回归。社会的全面进步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并重,成为保税区全新运行机制的“双重核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