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汉宜高铁大动脉-荆州:高铁时代迎来新机遇

2012-6-7 8:0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月,沪汉蓉快速通道重要组成部分——汉宜高铁全线通车运行。从此,荆州将告别无国铁时代。
如今,已张开怀抱迎接高铁时代到来的荆州,能否抓住这条铁路带来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机遇?
长途汽车面临冲击
公路客运或将洗牌
“荆州地理位置特殊,没有飞机和火车,640万荆州人民出行完全依靠道路运输。”荆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副处长龙时平表示,公路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一直都是制约荆州与其他城市经济融合的瓶颈。
龙时平说,高铁的开通,荆州公路客运独霸一方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了,长途公路客运将迎来史上最大的冲击。
面对高铁带来的冲击,荆州市道路运输部门已经规划,引导市场良性发展。龙时平说,荆州开往武汉的客车将改成双层巴士,客运站之间实行无缝对接,并在票价上予以优惠。同时,荆州周边县市旅客也会向火车站集中,这就促进了市内班线的繁荣。“单一运输方式是不全面的,只有多种运输方式才能提高城市品质,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龙时平介绍,荆州客运运输将进行错位竞争,弥补铁路长途运输空白,开辟新线路,并缩小规模优化老线路,大力发展市内短途运输,做好无缝对接服务。
文化融入景区建设中
荆宜两地旅游将牵手
汉宜高铁是沪汉蓉高铁的重要一段,荆州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站点,这意味着从上海、南京、重庆,数小时之内就可直达荆州,将更多的外地游客吸引到荆州。这一新的变化,是将打破荆州旅游发展的瓶颈,还是让荆州过路站的形势更加鲜明?
“城市的交通和这个城市旅游的发展息息相关,对于荆州来说,这将会为我们带来新的客源。”荆州市旅游局党组成员、监察支队支队长肖水华告诉记者,高铁机遇对荆州来说也是挑战。目前,荆州还没有5A级景区,旅游若没有核心景区作支撑是没有竞争力的。荆州正着力打造“一城三片”核心景区,一城即荆州古城,三片为洪湖蓝田生态旅游景区、天鹅洲白鱀豚保护区、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肖水华说,荆州将打造一个文博中心,把楚王营车马坑按照5A级景区来建设,届时会形成‘北有兵马俑,南有车马坑’的旅游号召力,‘车马坑’也必将成为荆州的名片。
“宜昌与荆州的旅游资源是有很大区别的,荆宜两地旅游除了竞争,还是可以牵手合作的。”肖水华说,宜昌旅游卖的是山水,荆州旅游卖的历史文化和平原湖光,荆宜两地旅游不同质,随着高铁的开通,从宜昌到荆州只需半个小时,两地旅游打包营销,游客游完宜昌再来荆州,或是游完荆州再去宜昌都可成为现实。
荆州物流格局
或被铁路改变
“荆州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与沿海发达地区及省内同级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荆州市物流发展局,该局规划建设科副科长张强说,荆州目前尚无一家5A级物流企业,最大的长江物流园、楚都物流园占地面积均只有百余亩。大多数物流企业仅能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难以满足物流服务专业化、社会化要求。
“铁路带给荆州的物流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张强说,这些小而散的物流企业终将面临重新洗牌的命运,荆州提前编制中长期10年规划,将建设城东和城西两大物流园,随着大型物流园建设,逐步淘汰小型物流企业,促使物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同时,依托铁路发展,荆州将改变单一的物流运输方式,实现公路铁路多次联运。
接入“黄金走廊”
助力荆州“壮腰”
一条铁路打通了湖北与周边省市的东西通道,汉宜高铁也将使“宜荆荆”城市圈真正融入“九州通衢”的框架之中,荆州与珠三角洲的距离越来越近,将会助力荆州实现“壮腰工程”。
汉宜高铁带给江汉平原的不仅仅是200公里的时速,这条耗资239亿的高铁将东、中、西部真正串联起来,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实现更加紧密的经济一体化。高铁打通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的通道,使珠三角地区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部发展,突破原有的梯度限制,在向中西部的纵深转移中,将总部放在珠三角,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中部资源丰富的地区。而随着汉宜高铁的开通,为荆州融入珠三角提供了便利条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地带。
一小时经济圈将为“荆荆宜”三地的经济一体化提供机遇,使荆州实现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参与资源的重新组合、优势互补。充分利用邻近城市的优势产业和互补性强的产业特点,努力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