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经济“开门红”

2012-6-29 10:5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方水土一方人,勤劳常平人,敢为天下先。”这是享誉“京九第一镇”的常平镇镇歌里的一句歌词。勤劳、智慧的常平人素有“敢为天下先”精神。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常平镇就开办了全国最早的“三来一补”企业。2010年9月份,出生于常平的陈桂明秉承常平人的精神,在他走马上任常平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之后,就“马不停蹄”奔走于常平的各个单位、部门、企业。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常平政府改革创新发展思路,研究出台多项招商引资政策、措施。“穷则变,变则通”,事实证明,常平新的发展思路初见成效,实现经济逆势而上。2012第一季度,常平第一季度增资同比增长3倍,取得“开门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名列东莞市前茅。
  引优扶强内引外联显成效
  常平经济实现逆势而上,与陈桂明带领的常平政府领导班子创新的发展思路、政策息息相关。陈桂明调任常平后,经过考察、调研,创新性设立镇招商办、民营工业协会和外商投资协会,建立镇重点企业季度协调工作机制,强化引优扶强、内引外联力度。
  2010年12月21日,常平镇招商办正式揭牌成立。陈桂明给招商办定位为:保姆。“只要符合申报资格,无论是国家、省市范畴,招商办都要去协助企业申报,每天都要跟踪做好一条龙服务。我们成立招商办,不仅仅只为了招商,更重要的是做好服务,不能左手招来企业,右手就让企业溜走了。”陈桂明说。为此,招商办的一项工作就是为企业“跑腿”,积极为企业争取各级政府的扶持资金。
  招商办刚“诞生”,就获得一个大“利市”,当天即签约8家企业,总意向投资签约额约16亿人民币,赢得了开门红。“招商加服务,能为常平加分,更能让企业扎根常平。”陈桂明说。
  继成立招商办后,常平又成立民营工业协会,这是扶持民营工业的重大举措。常平专门成立的民营工业协会,将划定一些工业园区,供企业投资开发,政府的扶持政策也将向民营工业倾斜。“政府对民营工业的决策要依靠协会,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帮助政府出台扶持政策。”陈桂明说。
  事实证明,常平镇的各项举措都对常平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据数据显示,2011年,该镇生产总值182.3亿元,同比增长9.01%;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10.58亿元,增长11.8%;税收实现4年来首次双位数增长,总额达到23.17亿元,增长18.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5亿元,增长17.38%;实际利用外资1.16亿美元,增长82.52%;社会各项存款余额265亿元,增长12.17%,多项经济指标增速高于东莞全市平均水平。
  尽管受国际需求疲软、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等各种因素影响,2012年常平第一季度增资同比增长3倍,取得“开门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名列东莞市前茅。1-3月,该镇利用外资项目28宗,合同外资金额3121万美元,同比增长49.76%。
  未来做大物流发展服务业
  作为“京九第一镇”,常平镇拥有火车站、铁路口岸,区位优势明显,物流和服务业的发展优势非常明显。常平镇委书记陈桂明表示:“未来,我们要做大物流经济,做好口岸文章。把常平打造成东莞东部物流名镇、商贸重镇。”
  陈桂明介绍,未来将加快常平物流园建设,全力推动美吉特项目、世通快件中心保税物流项目、京九塑胶城项目、华南粮食加工批发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进园,大力引进物联网技术和第三方物流企业。
  其次,常平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将优先发展光电产业、数字化机械制造、精密模具制造,重点发展高端消费电子产业,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塑料制品、玩具等传统产业。据了解,该镇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中出台了“1+8”产业扶持发展政策,设立5000万元专项基金,全年拨出1800多万元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汽车贸易城建设有序推进,镇中心商业集聚区、东莞火车南站商务中心、特色商业街区等商圈加快规划。
  城市要更美
  交通要更顺
  常平九省通衢,连通京港,在这样物客两旺的地方,更加要求常平“城市要美、交通要顺”。过去一年,常平攻坚克难,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在城市建设方面,东平大道(锅田段)以及常东路改线等瓶颈路竣工通车,环常南路、山水路等一批路网加快建成,X239常平跨铁路桥重建加速推进,常平公园竣工开园,东莞火车东站升级改造、莞惠城际轨道、从莞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一批在建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加速建成,新城区规划建设全面提速,完成绿道工程招标涉及绿道里程16.24公里。
  “常平目前的交通状况相比以前还是有改变的,我个人也还算满意,但还没有达到我心中的目标。”陈桂明说,为打造一个更好的交通环境,常平将以车站建设为龙头,以路网建设为支撑,加快构建“内畅外联”的大交通格局。
  今后要做东莞
  东部中心城镇
  今后五年,常平镇将围绕打造“东莞东部中心城镇”的目标和“产业要强、城市要美、交通要顺、文化要繁荣、社会要安定”五项工作要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工作思路,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常平。
  在经济增长方面,常平镇将力争全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到2015年,全镇生产总值超过250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9%,公共财政更加宽裕,资产负债明显下降,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成为东莞的经济强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