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经贸信息委回应保税区四大问题
2012-6-27 10:1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别看整个园区不到3平方公里,却创造了700多个亿的产值,是深圳的“高产田”。
深圳在保税区转型升级方面又将有大动作,我们是在下一盘整体的棋。
———深圳市经贸信息委保税经济促进处处长余惠强
昨日,南都《深圳保税区没落危局调查》一文报道了深圳保税区面临着厂房空置、企业外迁、管理出现真空、厂区老化配套环境跟不上等各种问题。昨日,深圳市经贸信息委约见南都记者,针对问题一一做出回应。据介绍,保税区目前的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等仍在全国领先,仅次于上海的外高桥保税区。
弹丸之地创造产值逾720亿
深圳市经贸信息委保税经济促进处处长余惠强表示,深圳的保税区是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按照国际上的自由贸易区、自由港区模式,由国务院批准设立、多部委联合验收的特殊经济区域。保税区实行保税政策,货物从境外运入保税区或者从保税区运到境外,免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许可证。海关依法对进出保税区的货物、运输工具、个人携带物品实施监管。深圳目前共有6个海关监管区,包括福田保税区、沙头角保税区、盐田港保税区和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以及由坪山新区管委会管理的出口加工区和前海湾保税港区。
在政策上,保税区比出口加工区齐全,而且出口加工区是将加工贸易企业集中享受关税、物流方面的优惠政策,而保税区则是专门设立一个区域,区域内的企业享受到出口退税等政策。
目前保税区共有1565家企业,其中生产型企业306家,仓储物流企业312家,贸易企业725家,设计类企业58家,其中有27个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如沃尔玛、IB M、索尼、日历、松下等共计32家企业。“别看整个园区不到3平方公里,却创造了700多个亿的产值,是深圳的‘高产田’。”余惠强介绍,保税区共为深圳提供了4万多个就业岗位。
余惠强介绍,2011年,保税区实现了工业增加值108.8亿元,同比增长20 .9%.其中工业总产值720.4亿元,同比增长34.2%;进出口总额达到638.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7.9%,占全市总量的15.4%.“今年前5个月我们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56.2%,进出口的增长幅度也超过了50%.”余惠强表示,保税区的面积虽小,但是效益却很高,而且经济形势还是相当不错的。
盐田综合保税区有望年内获批
对于目前的福田保税区、沙头角保税区、盐田港保税区和物流园区,余惠强认为,它们“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发展思路。”比如,福田保税区是深圳电子信息技术企业的集中地,戈尔、杜邦等都在福田保税区,沃尔玛、索尼、三洋等也作为商贸界的代表为保税区发展做出贡献;而沙头角保税区目前是以黄金珠宝产品、玩具、电子产品加工业务为主;盐田港保税区和物流园区则初步形成深圳临港现代物流产业基地。
余惠强还透露,深圳正在推动盐田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工作。目前已经向国家提出申请设立盐田综合保税区,推动盐田片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整合。管理部门将密切关注审核过程,推动园区的申报方案尽早获批。
对于南都报道所提出的“福田保税区有23%的空置率”的数据,余惠强认为,23%的空置率对于一个流动性很强、有着大量仓储的保税区来说,是一个正常的空置水平。“总有人走有人进来,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余惠强表示,目前深圳正在积极推动盐田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工作,有望在今年内获批。而保税区内的转型升级也是深圳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面。目前,一个关于全市的产业转型升级的整体规划已经起草完毕,有望于7月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面向社会公布。届时,在保税区转型升级方面“又将有大动作,我们是在下一盘整体的棋”。
■政府回应
问题1
企业外迁厂房空置率高企?
并不存在企业大量外迁
余惠强说,福田保税区的空置率在23%.这对于一个有着大量仓库的保税区来说,是流动性的情况下的正常水平。而企业大量外迁的现象余惠强认为“并不存在”。
余惠强为,一些企业对于保税区的核查制度表示不满,嫌进出太麻烦。但是对于一个代表国家政策的特殊监管区域来说,其重要性、特殊性,决定了其监管制度的规范性、必要性。“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高新区都有所不同,其区内的政策也不相同。一些企业既享受到了优惠,又抱怨太麻烦。但优惠和监管是并存的。”
余惠强甚至透露,保税区在对园区进行转型升级工作时,正在进一步完善对进入保税区的企业的审核制度。对于一些不符合保税区的条件的,比如与保税业务完全没有关系的,或建立一种淘汰制度。
问题2
管理真空保税区“无管家”?
今年重新设立保税区管委会
“其实我们保税区在管理上应该是连续的,不存在无管家的状况。特别是深圳的经贸信息委挂牌时,加挂了保税区管委会的牌子,这体现了深圳对保税区功能的重视。”余惠强说,保税区在管理上一直是完善的。原来是一个保税区管理局,后来是深圳市经贸信息委,下设保税经济促进处。
余惠强透露,在2009年的大部制改革中,保税区管理局被并入深圳市科工贸信委后,其社会管理职能变成了属地化管理,即园区内的环境、卫生等交由街道管理。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多企业的不适应。“以前我们局把区内的各种工作都包了,但是后来加入了街道,企业不适应。但是到2010年,又调整了,区内的卫生等又归到我们来管了。”余惠强解释说。现在街道只负责区内的治安、维稳等工作,但其他的职能则由市经贸信息委统一管理。
余惠强认为,今年的大部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将深圳市经贸信息委加挂了深圳保税区管理委员会的牌子,形成了“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新的管理方式,这说明深圳市政府层面对保税区的重要性上有进一步的加强。
问题3
园区老化基础配套跟不上?
三大园区改造即将启动
“保税区已经有21年的历史了,所以在外部环境上确实看起来老了一些,但是我们正在努力让园区变得更美。”余惠强说,将做好福田保税区的围网、卡口监管设施更新改造,推动园区市政道路和环境美化工程建设。
沙头角保税区的旧厂房改造升级、盐田现代保税区物流中心大厦等项目都将启动。
目前还在整合特殊区域、保税场所、口岸等,将打造深圳保税物流管理平台,让保税区的管理更具有现代化水平。
问题4
产业单一园区企业参差不齐?
将完善企业准入退出机制
余惠强透露,目前正在制定《深圳保税区产业导向目录》,完善园区企业准入、退出机制,提高园区的运作效率。同时加大对主要企业政策指导和行政服务的力度,推动加工贸易企业技术更新和转型发展。此外将积极引进华为、迈瑞等大型出口机电企业在保税区内设立检测维修中心,打造检测维修基地。
相关阅读:深圳保税区昔日内地“小香港” 如今有名无实
连日来,记者走访深圳保税区发现,空置现象严重、企业搬离意向强烈、产业老化单一、园区配套陈旧落后、管理出现“真空”、政策优势“失宠”、定位模糊被边缘化等等诸多问题,正困扰着这个昔日的“大陆小香港”,导致它从“香饽饽”变成今天的“鸡肋”,甚至面临即将被抛弃的危机。
有专家和人大代表纷纷呼吁,深圳保税区亟待转型,否则,将很可能被不断发展的城市所淘汰。未来的定位如何,该怎么去规划,急需引起政府及各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南都从今日起将从保税区面临的困局入手进行系列报道,期待与各界共同为这个“特区中的特区”把把脉。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