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提前四年全面封关围网

2012-6-26 14:3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2年6月)提前四年全面封关围网,笔电基地迅速达产上量,内陆口岸高地初具雏形……在两江新区成立2周年之际,伴随新区发展步伐,作为两江新区重要的功能区之一,内陆唯一的保税港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正实现飞跃式的发展。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规划面积8.37平方公里,是两江新区重要组成部分,其一、二期工程分别在2010年5月11日和2011年12月14日通过国务院正式验收,现已实现全围网。截至目前,保税港区已累计完成投资约200亿元,建成各类笔电厂房及仓库46.4万平方米。区内入驻企业和项目累计达到200个,其中包括世界500强12家,中国500强8家。累计完成销售产值11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139亿元,创造关税外税收46亿元。

  提前四年全面封关围网

  成立之初,重庆市委、市政府就对保税港区提出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于2015年全面建成”的目标。提前四年,保税港区就达到了这一目标。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建设伊始,重庆保税港区便被专家认定为“先天用地条件最差、规划建设难度最大、建设时间要求最紧”的“三难”项目,建设过程中,又因为矛盾问题种类杂、材料采购难度大、企业方案调整多等各种原因,两期工程实际施工时间均不足一年。最终,保税港区以“5+2,白加黑,不达目的誓不歇”的气势建成,被国家部委和有关专家誉为“建设时间最短,建设难度最大,建成形象最美”的“三最”工程,其间,保税港区还苦心争取,一年内完成了难度“不亚于再申报一个保税港区”的四至范围调整工作,可谓全国保税港区规划建设史上的“重庆奇迹”,提前四年全面封关围网。

  内陆口岸高地初具雏形

  自保税港区于2010年8月23日试运行以来,截止目前,保税港区海关受理进出口货物报关累计179,769票,从保税港区进出口的外贸集装箱重箱共计462030标箱,其中进口196,962标箱,出口265,068标箱,进出口总额较保税港区成立前同期增长均超过100%。

  此外,“重庆保税港区进境肉类指定口岸”已于4月1日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正式验收,正待国家批复;整车进口口岸、植物种苗口岸、进口水果口岸也在市政府统筹下全力争取之中。作为内陆唯一的保税港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积极打造的内陆口岸高地已初具雏形。

  笔电基地迅速达产上量

  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目前,宏碁、华硕等品牌商及其ODM企业成功入驻保税港区,与宏碁系配套的3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金箭、新进、飞力达、东方嘉盛、怡亚通等6家配套企业成功落户,基本形成了空港功能区“2+3+N”的产业格局。

  为了让入驻企业第一时间享受到便捷的通关环境,保税港区公司在全力以赴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在空港功能区为宏碁系ODM企业量身打造总面积5.94平方公里的保税加工生产基地。自2011年7月以来,三家ODM企业已累计入住员工1.2万人,生产笔电产品628万台。今年争取生产2000万台,产值达到500亿元。同时,保税港区今年内预计将累计完成各类厂房、仓库、宿舍共计约126万平方米,为笔电企业放量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