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港口面临激烈竞争贸易货主流失现象严重

2012-6-25 7:4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宗河
    据香港港口发展局数据显示,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三的香港港口,今年2、3月份货柜吞吐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7.1%;然而4月增幅已跌至仅4.2%。此外,根据从事香港航运咨询的机构和船公司资料显示,在大陆同行业者价格低廉的情况下,香港港口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贸易货主流失现象严重。
    对此,美国战略环境咨询公司下属的港口咨询子公司总经理Beard预计,香港港口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客户数量会急速下降,而非缓慢减少。
    如何面对这场激烈的竞争?有业内人士表示,香港港口需要合理定位,以促使该港口蓬勃发展。
    去年4月,世界最大船公司马士基航运,选择广州南沙港区作为该公司在华南地区的第三大进出港。从那时起,马士基公司非洲航线的船只开始使用该港区。马士基公司北亚区总裁施敏夫指出,在过去15年内,包括深圳和南沙在内的众多中国港口,与香港形成竞争局面,他们模仿香港港口的经营模式,提供类似服务,因此香港要想在竞争中保持增长地位,需要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
    他还表示,过去这些年,珠三角地区贸易量平稳增加,中国中部贸易额增加翻一番,中国北部贸易额增加超过15%,而中国南方的贸易额增幅为2%。他预计,这种现象将持续。
    世界第三大鞋类产品公司美国VF公司表示,将削减其在华南地区鞋类生产量,计划由2010年的4000万双减少到2016年的1100万双。
    VF公司副总裁尼尔逊说,制鞋工厂准备由中国南方迁移到北方,或是越南等其他国家或地区,所以从中国其他港口运出的鞋类数量将远远超过香港港口。由于香港港口装卸费用是内地其他港口的245%,VF公司经深圳港出口的鞋类是香港的4倍。
    另据挪威权威海贸传媒“贸易风”中的一篇来自新加坡记者的报道,香港船舶经纪业实力尚存,但是风光已不及从前,这与大陆地区越来越发达的船舶经纪行业有关。
    据了解,一些著名的船舶经纪行,大概在15年前开始进军中国大陆。他们的办事处一开始规模不大,只聘请几名员工在少数特定市场试水。后来他们发现,在大陆扎根对业务的发展极其有利,于是众多经纪行如潮水般纷纷涌入。
    如今,几乎每家大型经纪行都在中国设有分支机构,他们大多落户上海,而且经营规模越来越大,致使香港经纪行的规模远不及从前。
    尽管风光不在,但说香港已失去其在亚洲经纪界的重要地位,恐怕有点言过其实,毕竟大多数的经纪巨头仍在香港拥有分支机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