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加速智能物流发展

2012-6-25 7:3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张艳
    RFID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末初步形成规模,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由条码识别技术、智能卡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等组成的综合技术,正向着集成应用的方向发展。
    RFID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在我国也已经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尤其在物流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RFID目前在物流仓储、配送、运输等多个环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智能物流的主要支撑技术之一,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最关键的技术。
应用效果显著
    RFID加快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性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业内人士指出,物流业的发展既要购买土地,增加仓库、传送带、流水线、分拣设备等基础设施,还需要加快运用电子标签、短距离通信等新兴技术,来提高其信息化水平。
    目前,RFID在包括快运、第三方综合物流和物流配送中心仓储管理等业务中被大量应用。比如,在快运业务中,将RFID电子标签贴在单件货物、包装箱、托盘、集装箱、运输车辆等不同包装层次上,其就可以主动向客户汇报货物运送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快运业务的透明度。此间,也充分发挥了RFID技术的非可视传输、批量读写、信息储存容量大等技术优势。而在第三方综合物流业务中,RFID可以应用在包括原材料、零配件管理、产成品的分拨配送、回收物流等多个环节中,在提高其效率的同时,更极大地提升了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
    而最能发挥RFID特点和优势,也是最重要的应用是在物流配送中心,通过RFID技术的应用实现对配送中心的智能化管理。首先,在入库和检验环节,当贴有射频标签的货物运抵配送中心时,入口处的阅读器将自动识读标签,根据得到的信息,管理系统会自动更新存货清单;同时,根据订单的需要,将相应货品发往正确的地点。其次,在整理和补充货物环节,装有移动阅读器的运送车自动对货物进行整理,根据计算机管理中心的指示自动将货物运送到正确的位置,同时将存货清单更新,记录下最新的货品位置,存货补充系统将在存货不足指定数量时发出申请并根据指令在适当的时间补充相应数量的货物。再次,在订单填写环节,通过RFID系统,将发货、出库、验货、更新存货目录整合成一个整体,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错误的发生,还大大节省了人力。第四,在货物出库运输环节,应用RFID技术,货物运输将实现高度自动化。当货品在配送中心出库,经过仓库出口处阅读器有效范围时,阅读器自动读取货品标签上的信息,不需要扫描,可以直接将出库的货物运输到零售商手中,既提高了运输速度,又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错误的发生。
企业纷纷试水
    RFID作为换代性标识技术,目前除了制造企业将其应用在库存、配送等环节,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也在积极探索RFID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增强了整个物流行业的竞争力。其中,DHL公司当属RFID技术应用最积极的践行者,早在1998年就开始了RFID试验,迄今已成功地证实了RFID对提高服务和降低成本的强大功能。
    在国内,天津港在2008年就建成了港口RFID管理系统,原本主要依靠工人操作的货运数据写入,到港数据采集、核对等都改由系统自动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港口的工作效率。中国邮政也很早就实施了RFID速递邮件处理系统,并由北京邮政速递局航空邮件交换站率先启动了RIFD生产测试工程,实现了京、沪、穗三地国内速递本局进出口总包邮件RFID袋牌的自动识别、点数和交接等功能。
    昆明烟草通过在物流配送中应用RFID,实现了从传统配送中心向数字化仓库的跨越,不仅实现了货物的先进先出,还实现了对仓库库存的实时化管理,并且在很多程度上优化了卷烟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深圳白沙物流公司,借助于RFID的应用,简化了其业务流程——从产品下线、运输、入库、出库、到达,实现了全程监控和及时、准确的管理。仓储管理效率和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据统计,白沙物流的仓库利用率由30%提升到了80%,同时由于电子标签是重复使用的,使得硬件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
    物流企业积极应用RFID技术充分说明了RFID技术,对物流供应链的构建与完善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将物流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实现了数据的高度集中管理,提高了整体运作效率,为将来进一步实现智能物流奠定了基础。
诸多难题待解
    尽管RFID能够为物流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但专家表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有诸多难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RFID在物流业的普及应用。
    首先,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整体不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RFID作用的发挥。专家认为,RFID的实施要想真正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达到一定水平,使RFID系统与企业其他管理系统集成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其次,是RFID实施成本问题,这也是物流企业最关注的问题。目前,市面上RFID标签的价格从几毛钱到几十块钱都有,虽然选择的余地较大,但是对于本身就微利运营的物流企业来说,仍然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再次,行业标准尚未统一,不利于RFID产品的推广普及。一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成本就无法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没有标准的规范,RFID产品技术水平、质量参差不齐,也会给应用带来风险。这些都让企业迟迟不能下定决心实施RFID。
    最后,是商业模式的问题。业内专家认为,多数物流企业对RFID持观望态度,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看不清楚投资回报点在哪。因此,在RFID的推广上,很多项目都由厂商出资,在物流企业进行试点。采用这种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却不是长久之计。专家表示,多数厂商没能通过合适的商业模式,让企业真正认识并体验到RFID的价值,从而主动选择实施。因此,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是推广RFID的关键之一。
    对此,业内专家提出推动RFID在物流应用的“四步走”战略:、
    第一步,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特别是与数据自动采集相关的RFID设施;第二步,尽快制定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第三步,不断降低RFID技术的成本,以适应大规模商业应用的需求;第四步,在物流行业全面采用RFID技术的情况下,适时建设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全国性公路运输信息网络和航空货运公共信息系统,以及其他运输与服务方式的信息网络,全面提高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