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物流设备迎来发展新利好

2012-6-25 7:3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张艳
    近期,装备行业迎来一系列利好政策,除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还有多个有关科技发展的“十二五”专项规划密集出台。这些政策中多处提及发展自动化物流设备,业内人士认为,相关产业或因此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物流设备被列为高端装备发展重点《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6万亿元,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8%,国际市场份额大幅度增加。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基本掌握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竞争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并提出,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25%,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二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规划还针对重点领域,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分别明确了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其中,为满足我国大运量货运通道建设,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将重点发展重载及快捷货运列车。具体来说,将全面突破30t及以上轴重重载机车、160km/h速度快捷货运机车和货车技术,深入研究轴重与线路桥梁匹配关系、速度与牵引质量匹配关系、车辆与站场匹配关系等,开展全系列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大轴重重载货车、快捷货运列车的配套研发,研发制造满足国际市场不同限界要求、不同供电制式的,覆盖全部货物运输需求的系列货运列车。
    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建设重点,包括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大智能制造集成装备以及重点应用示范推广领域。在重大智能制造集成装备中,特别提到了要重点开发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等八大类标志性的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根据这些建设重点,还将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工程:
    针对轨道交通装备,将开展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创新发展工程。而围绕载货运列车的发展需求,将开发30吨轴重机车与货车、新型城轨车辆、大型施工装备、多功能高效率大型养路机械等。
    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将围绕智能制造过程中的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关键环节,突破新型传感、高精度运动控制、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等关键技术,大力推进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的开发和产业化,开展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成形与加工装备生产线、自动化仓储与分拣系统以及数字化车间等一批典型标志性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推进智能制造技术、智能测控装备和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在典型制造领域中的示范应用。
    为了确保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规划明确将加大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将继续实施现行高端装备及基础件财税支持政策。特别提到将建立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品种,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融资、规模化发展;发挥现有装备制造业基金的作用,支持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端装备;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上市,引导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向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倾斜;鼓励金融租赁公司开展高端装备的融资租赁业务。
    智能装备市场空间巨大
    智能制造装备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也进一步得到明确。《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能源资源环境的约束,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规划预计,未来五到十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为此,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是,经过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到2015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5%。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0000亿元,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使产业生产效率、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明显降低。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机会,如何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除了围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到的四大重点方向(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以及重点应用示范领域)开展重点工程建设外,规划还提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措施:
    首先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将重点支持智能技术、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研发、产业化和应用推广。引导地方、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资金投入。
    其次是建立依托工程发展机制,将建立完善依托工程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机制,优先鼓励由用户企业和制造企业组成的产业联盟参与工程招投标,共同开发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首台套保险业务。积极落实首台(套)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推广。
    第三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将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和境外企业及科研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合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的国际交流和协调,完善出口信贷、保险政策,支持智能制造技术、装备及工程服务出口。
    第四是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将极营造良好环境,培养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培养和锻炼一批优秀的从事智能技术和装备研发和创新的团队,培养和造就大量面向高层次需求的实战型工程技术人才。建立科研机构、高校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第五是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将组织编制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分类目录,建立运行监测、信息发布与分析评价体系,及时制定促进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加强金融、贸易、土地、环保、安全生产等政策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政策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在行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此外,在《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还重点提出将推动传统设备节能化改造,研发节能减排产品及设备。特别强调要推进传统设备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技术创新和改造,开发先进节能、节材产品推广使用环保、节能新型设备。以电动叉车等节能环保物流装备将得到进一步普及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