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路:中国车企不服输

2012-6-22 8:3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从1958年年出口仅22辆到入世十年渐成规模 
  中国汽车出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在1955年新中国生产出了第一辆汽车之后的第三年,中国汽车当年仅出口了22辆。而从1958年至2002年的45年间,中国汽车累计出口数量只有25万辆,年均出口只有5500多辆。可以说,中国汽车出口虽然非常早,但整体出口水平非常低,出口量非常少。中国汽车成规模出口的历史,从2001年年底入世以来的2万辆起步,从2003年开始,中国汽车出口才开始步入快车道。
  出口史:规模小 产品低端
  不是长城,也不是奇瑞,而是长城汽车的邻居中兴汽车在2003年的骄人出口业绩必将在中国汽车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年9月,4000辆中兴皮卡出口非洲,首创了当时中国汽车单项产品一单出口最高纪录。
  尽管2003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同比实现了将近110%的增长,但另一组来自海关的统计表明,2003年与汽车产品144.47亿美元的进口额相比,汽车产品出口额仅为47.1亿美元,而其中载重车和特种用途车居多,轿车作为中国产销增长最快的车型,其全年出口量仅为2849辆。如果不包含成套散件的出口,2003年在国产汽车产量444万辆的基础上,整车出口量实际仅有4万辆,不到1%。不仅如此,汽车出口的目的地多集中在中东、非洲、东南亚等欠发达地区,出口产品多处于技术含量不高的中低端市场。另外业内人士还指出,当时中国汽车的出口无论是国产品牌还是合资产品,都以一次性出口居多,且不成规模,在运输和售后网络的建设方面自然毫无成本优势。尤其是自主品牌的汽车出口,则多选择与当地经销商合作,或者通过出口CKD散件在当地组装的方式降低运输和销售的成本。面对以上诸多当时汽车出口面临的问题,业界专家提出,作为一项长期战略考虑,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利用国际资源已是当时中国汽车企业的当务之急。为此,汽车企业也加快了在国外建厂的步伐。2004年9月,国内四大汽车企业——长城、东风、奇瑞和广州华南摩托车公司决定联合在非洲加纳与当地大型企业Sneda汽车有限公司合资建立汽车生产基地,以CKD形式(配件组装)生产卡车、摩托车、奇瑞轿车、皮卡和旅行车。
  辛酸事:低价不是制胜法宝
  低价一直是中国汽车走出去的最佳法宝,但是早在2005年中国企业界就已经充分认识到不能把低价这块打开海外市场的敲门砖当令箭。当时,大多数国内出口的汽车在国外的售价都很低。在俄罗斯,长城赛弗SUV售价比同类亚洲产品要低35%左右。奇瑞曾宣称,其将要进入美国市场的产品会比同类产品的价格低30%。陆风SUV在欧洲市场的售价仅为1.5万欧元,而且销售目的地多为中东、北非、拉丁美洲等世界汽车市场的“第三世界”。
  正当自主品牌汽车以低价进入海外市场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低价政策已开始对自主品牌汽车出口产生副作用。与中东、北非、拉丁美洲这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不同,欧美市场对汽车产品的技术要求更复杂,标准更高。自主品牌汽车如果依旧单凭低价进入市场,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麻烦。
  2005年9月14日,正值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汽车展之际,全德汽车俱乐部(ADAC)公布了一份关于陆风越野车的测评报告,质疑中国陆风越野车的质量和安全性能。随即陆风给予回击公布了德国技术检测协会(TUV)的陆风汽车碰撞测试报告。该报告显示,江铃陆风车的安全标准完全符合欧盟的法规要求。
  业内人士表示,陆风事件给当时的自主品牌出口敲响了警钟:单靠低价策略在海外市场打拼风险越来越大。由于陆风SUV在欧洲市场售价仅为1.5万欧元,自出口到欧洲以来销售形势很好,凭借低价,其他国家的同行已经把陆风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业界纷纷呼吁,中国汽车出口只有提升技术含量,出口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随后的2006年、2007年中国汽车出口进入井喷式发展阶段,直至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增幅大幅回落。2009年,在我国以1300多万辆的产销规模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同时,受全球汽车需求低迷以及出口对象国提高政策门槛的影响,汽车出口大幅下滑,出口量仅为37万辆,同比下降了45%。奇瑞、长城、吉利等都进入了海外市场开拓的最低谷。
  出口地:俄罗斯巴西表现突出
  直至2010年,汽车出口才摆脱低迷走势,呈恢复性增长。受此影响,2010年,汽车商品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千亿美元,达到1085.31亿美元,同比增长55.22%。
  不仅如此,2010年,我国对主要国家汽车出口数量较上年均呈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出口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阿尔及利亚、叙利亚、越南、俄罗斯、智利、伊朗、埃及、巴西、孟加拉国和伊拉克,与上年相比,除越南增速略低外,其他国家增速均超过10%,其中俄罗斯和巴西排名分别从上年第十五和第二十二名提升至第四和第八位,增速达到3.2倍和5.1倍,表现最为出色。
  尤其是2011年,虽然国内汽车需求减缓但汽车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据统计显示,2011年共出口各类汽车81.43万辆,同比增长49.45%。其中乘用车出口47.61万辆,同比增长68.26%;商用车出口33.82万辆,同比增长29.12%。
  2011年,出口量位居前十位的企业依次为:奇瑞、长城、长安、江淮、东风、上汽、力帆、北汽、吉利和华晨。与上年同期相比,十家企业均呈较快增长,其中江淮和上汽增速最为显著。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