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遭遇“白菜价”

2012-6-19 8:2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自6月初至今,交通银行、华夏银行、深发展A、浦发银行股价相继跌破了机构资产,其余12家上市银行股价尚未“破净”,但也岌岌可危。
    截至目前,两市16只银行股平均市净率只有1.1倍左右。其中,排在前三位的为工商银行、宁波银行和招商银行,市净率分别只有1.42倍、1.36倍和1.32倍。而北京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等,市净率则分别只有1.05倍、1.09倍和1.09倍,都已濒临“破净”。
    净资产可谓是一只股票的成本。当银行股几乎已是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甩卖,对市场而言,是否意味着“捡皮夹子”的投资时机到了?
集体“破净”的尴尬
    回看业绩,银行曾让其他行业“羡慕嫉妒恨”。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我国商业银行2011年净利润高达2.6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16家上市银行2011年净利润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其净利润接近9000亿元,净利润增速普遍保持在25%以上的高速增长。然而,就是这样业绩“蒸蒸日上”的行业,现在却面临着集体“破净”的尴尬。
    目前,银行股平均市净率只有1.1倍左右,银行股从未这样便宜过。从历史数据看,银行股可谓是达到了“白菜价”的水平。事实上,便宜的背后,其估值包含了市场的悲观预期。
买还是不买
    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市场对银行业业绩增速放缓的预期,是导致银行股股价委靡不振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国的银行业主要利润来源依旧是贷款利息净收入。在GDP增速放缓和货币政策相对稳健的背景下,银行业很难维持前两年的超高业绩增速。尤其是我国已经进入降息周期,而中国人民银行却放大了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从而缩小了银行的利差空间,开启了利率市场化的闸门,这对银行是绝对的利空。光大证券预计,2012年银行业赢利增速将放缓至19%。
    影响银行股估值的另一个因素,是行业近年陷入的一个怪圈:不断圈钱。许多银行信誓旦旦说,这一次融资后可以满足未来几年的资金需求,然后不久会再次抛出巨额再融资计划。然而,市场的现实是,交通银行560多亿元A+H定向增发方案获股东大会批准;招商银行总额不超过350亿元A+H配股方案也获证监会通过;刚刚完成H股配售的民生银行,仍有不超过200亿元的A股可转债发行计划待证监会审批,等等。银行股巨额再融资,无疑成为压垮投资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沪深大盘是否见底
    银行股的“破净”,对沪深两市大盘而言,是否意味着底部的到来?
    事实上,不只是银行股,在A股市场中,股价贱过“白菜价”的个股比比皆是。中国石油从每股48元高价回落,目前已不足10元,创历史新低。中国石化、中国联通等也接连创出年内最低股价。
    从整体市场看,虽然当前沪综指的点位,远远高于2005年6月历史大底时的998点,也远在2008年底部1664点之上。但市场的估值水平却已降至“冰点”,沪深300成分股平均估值水平更是创7年新低。
    但是,便宜不等于有价值,对两市大盘而言,底部到来未必预示着投资机会。申银万国有关分析师认为,一方面,在产业资产不断套现,新的IPO又不断涌入的情况下,A股市场流动性紧张,导致大盘持续下跌。
    另一方面,银行股跌势猛烈,本身就隐含了市场对经济下滑的担忧。在上述分析师看来,短期银行股还有继续下跌的可能。只是银行股目前估值已经很低,下跌空间不大。
    反过来,长期考量,只
    要经济不出现大的系
    统性风险,银行股
    还是有配置价
    值的。
    今年
    来,管理
    层采取了
    一系列完善
    市场制度的
    措施,如新股
    发行制度改革、退
    市制度的出台、A股交易费用的降低,以及引入长期投资资金。这些对市场而言,都是长期的利好。只要市场在引资和融资上能够较好平衡,利好效应就会逐渐显现,信心回暖带动股指回升。
    另外,目前市场信心不足,投资者情绪比较悲观。银行股在“便宜”了很长时间后,仍继续跌价,表明其投资价值尚未得到市场认可。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银行股“破净”其实也有一个问题:银行股净资产原本是否被虚增存在很多“泡沫”?一切还有待时间来检验。 (张小乐 蒋娅娅)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