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番禺打造珠三角核心交通枢纽

2012-6-17 19:5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解放前的旧番禺,交通运输以水路为主,陆上只有市桥通往新造和石碁的全程22公里两条简易泥土路,水乡缺路,生活极不方便。 
  改革开放以来,番禺人全力打造现代化城市大交通网络格局,经过30多年的奋斗,番禺人在一个“车行无路,举步登舟”的交通“镬底地”,构筑起四通八达、功能齐全的交通网络,打造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珠三角交通一小时经济生活圈”。到2011年,番禺路桥建设总投资近百亿元,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33.541公里,先后建成和参与建设了以番禺大道、亚运大道、洛溪大桥、番禺大桥、北斗大桥为代表的道路桥梁,目前有大小桥梁330多座,使得番禺成了中国名副其实的“桥乡”。 
  随着广州南站的启用,武广高铁、广深港客运专线、广珠城际铁路的开通,从此结束了番禺没有铁路的历史,如今番禺在珠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地位更显突出。 
  高铁交通: 
  拉近番禺与全国各地距离 
  前几天,住在钟村街锦绣生态园的朱先生到广州南站乘坐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去了一趟深圳市,他从家里出发到达深圳市,花了不到一个小时。 
  经常到深圳市办事的朱先生告诉记者,以前他去深圳都是开车去的,但是行经广深高速公路有时一路塞车,到了深圳市内又难找停车位,去一趟深圳起码也得两个小时。2011年12月26日,广深港客运专线(广深段)(又称广深港高速铁路)正式开通后,朱先生在广州南站乘坐广深港高速铁路到深圳北站,35分钟就到了,到达目的地也不到一个小时。 
  2011年12月26日,广深港客运专线(广深段)正式开通后,从广州南站到深圳只需35分钟,全线开通后,香港到广州将由目前100分钟缩减至40分钟,从番禺出发,一小时内尽可穿梭广州、深圳、香港三地。 
  广珠城际铁路未开通之前,从番禺出发开车到珠海大约需要两个小时,而2011年1月7日,作为珠三角西翼的重要铁路动脉的广珠城际铁路正式开通,从广州南站乘坐广珠城际铁路全程仅需40分钟左右。加上高铁方便、快捷、舒适、公交化的品牌特点,赢得了越来越多旅客的青睐,广珠城际在珠三角运输市场的占有率不断走高,将番禺融入“珠三角1小时城市圈”,整个珠三角以广州为核心,形成一个大都市群,大大改善了番禺和珠三角沿途及西翼很多城市的投资环境。 
  高铁,拉近了番禺人和珠江三角洲甚至是全国人们的距离,缩短了时空距离,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出行的习惯。 
  高铁经济: 
  广州南站经济网逐渐铺开 
  2010年1月30日,号称亚洲最大、我国现代化程度最好的铁路枢纽站广州南站以及武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番禺正式迈进高铁时代。 
  广州南站是武广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客运专线、城际轨道交通、地铁、城市公交旅客的换乘层,还是正在建设中的贵广、南广、广茂铁路线、广深港客运专线等其他铁路干线及多条城市地铁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新高速公路、广明高速公路、广珠高速公路、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南大干线快速路等道路均将驳通广州南站,广州南站成为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络中心,从而实现了珠江三角洲各种交通工具零距离或短距离换乘。 
  广州南站开通后所带来的高铁效应非常显著,其高铁经济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大大缩短了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沿线城市的时空距离,而且让华中地区与珠三角、港澳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和交流更加密切。也意味着以广州南站为中心的经济网开始铺开。(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武汉、长沙、广州三个省会城市同时融入到这个经济圈内,形成了“三小时经济圈”,中部崛起和“泛珠三角”两大区域的发展有了更加密切的联系。 
  广州南站开通后,番禺的金融、商业、饮食、娱乐、文化、教育等一体化消费等商住配套设施将不断完善。省、市已将广州南站周边的3平方公里地区确定为穗港澳现代服务业合作先行试区。 
  公路交通:番禺任一位置上高速只需十分钟 
  2010年12月31日正式通车的广州东沙至新联高速公路-东新高速公路,改变了陈先生的行走线路。东新高速公路开通,他开车至禺山西路出入口上东新高速,很快就抵达广州南站、芳村的目的地。 
  而住在洛溪新城的李先生经由东新高速,开车大约5分钟时间就可抵达了芳村。东新高速在番禺境内有多个出入口,番禺的市民、尤其是住在丽江花园、广州碧桂园、锦绣半岛等小区的车主驾车可以很快捷地到达芳村。东新高速向南,可轻松前往南沙、珠海、深圳等地,番禺市民驾车出行的线路有了更多的选择。 
  不久的将来,将有广明高速公路(计划2012年全面动工)、番顺快速路(在推进当中)通车后,以及已通车的东新高速公路、广明高速公路、南二环高速公路、珠江黄埔大桥等一系列重点高(快) 
  速公路经过番禺境内。加上现有的京珠高速公路(番禺段)、南沙港快速路、新光快速路、番禺大道等道路等,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高、快速路网格局;更奠定了番禺区“东进西联、南畅北通、六纵六横”的高、快速路网格局(“六纵”:即东新高速、新光快线、番禺大道、南沙港快线、京珠高速、东部干线。“六横”:即南大干线、广明高速、莲花大道、沙湾干线、南二环高速、黄榄干线。)。 
  此外,规划建设的江门至番禺高速(暂定名),将打通番禺区的南面出口;由于南沙设区后,番禺与东莞没有直接的通道,为了构建番禺东南西北四个重要交通出口,目前正在规划建设莲花山通道(通往东莞麻涌),将打通番禺区东面出口。还有每年运送30万人次到香港的番禺莲花山港以及毗邻番禺的南沙港,使得番禺形成了“高速、高铁、轻轨、水路”等多种运输形式,构成了番禺综合大交通运输体系,在广州“南拓”战略中,番禺在珠三角以及穗、港、澳、粤、湘、鄂的交通枢纽地位已经凸现,实现了“珠三角一小时经济生活圈”,广州、武汉、长沙三个省会城市同时融入到这个经济圈内,形成了“三小时经济圈”,形成了真正的“泛珠三角半小时经济圈”各个城市实现了同城效应,中部崛起和“泛珠三角”两大区域的发展有了更加密切的联系。 
  这些高、快速路全部建成通车后,将来在番禺任何一个位置开车仅10分钟左右就能上到高(快)速公路。 
  高铁、轻轨 、国道、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使得番禺真正实了“珠三角一小时经济生活圈”,成为名符其实的装江三角洲核心交通枢纽。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