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供应链链主

2012-6-12 7:1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曹亚慧
  “供应链并不是做得越复杂越好,而是怎么能够做得简单,怎样做到预算和成本控制才是关键。供应链越长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做出反应的时间就会越长。”
    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面临一个共性话题:如何搞好全球化的供应链建设?在美国供应链管理领 域 磨 炼 十 多 年 的 西 斯 国 际(CSCSInternational)执行总监刘宝红,有着他的一些独到见解。
    供应链越长问题可能就越多
    当前中国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刘宝红直言:“现在的公司都是进行国际化的发展,他们的制造业基地全球都有分布,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能够得到当地的供应是非常重要的。应该降低供应链中的变量和它所带来的成本。”
    在刘宝红看来,供应链管理上的挑战主要有三个:成本、质量、时间(即交货周期)。目前一些生产企业面临怎样在保证成本很低的情况下,把质量做得不错,把交期做短一些,这就使他们整个供应链面临很大的问题。
    目前,跨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成本相对比较高,流程也比较长。一般生产企业的供应链都是由它的产品驱动的。怎样来控制成本以及流程?刘宝红指出:“供应链并不是做得越复杂越好,而是怎么能够做得简单,怎样做到预算和成本控制才是关键。供应链越长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做出反应的时间就会越长。”
    “在较长的供应链上,即使是跨国公司的成本也是很高的。几年前我们曾经帮助一个客户,使它不平衡的供应商体系得到改善。他们的做法是给每个部件制作计划,这样他们就可以使供应链变得更短,如果不能变短,至少可以简化,这样各个环节就不会毫无组织,需要处理的环节也就会少。”刘宝红说。
    他还举例说,如果一个公司要在新的地方设厂,它的确需要面临一个选择。比如,吉利汽车近几年一直努力要打入国际市场。而在3年前,吉利面临的问题就是,当时吉利的那些供应商还是些比较低层的供应商,职能也比较一般,而且生产的是中低端的产品。要准备生产些高端产品,吉利就面临怎样改变供应商?它会面临的选择是继续使用它在中国的供应商,还是寻找新的供应商?不舍弃供应商一下子很难跟上需求,舍弃又是很大的成本。不同的因素之间需要平衡。
    所以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制定不同的假设,在不同的模型中测试,最后测算出不同情况下的成本,得出一个最佳组合,这就考验一个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善和方能共赢要做供应链链主
    国内企业主要协调不同的管理部门,但是国外的一些大型企业,在协调不同部门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出,包括海外市场的发展等问题。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
    刘宝红认为:“这是一个‘关系’的问题。”他提到日本企业间“关系”较为协作一点,刘宝红把它叫做“牧人关系”,跟放羊人与放的羊一样。“像东芝、本田,他们有一大批供应商在后面跟着,几十年不离不弃,是一个大家庭。”
    他指出,这一点美国做得也不是很好。在美国很多公司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相互关系是非常敌对的,如通用汽车与他的供应商。他们之间采用市场机制,一年招一次标,一直招,价格越降越低,降到最后,两三年以后供应商没得降的时候,降不下来了,一些厂商就会将零部件拿到别的地方去做。但是没有考虑供应商,当时为生产这个零件,投资几百万几千万美元的厂房和设备,因此供应商大量死亡。
    正是受这种关系影响,当美国汽车三巨头到外面去建厂,他们的供应商很不情愿去建那些配套设施。因为他们知道这种投资以后没有保证。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的那些汽车厂商全世界到处去建厂,第一年建厂,第二年他们供应商就会把那些生产配件的设施都建好了,因此才会看到日本的汽车越做越有竞争力。而美国的三大汽车企业已有两个经历了破产重组。美国新车推出速度要明显慢于日本汽车企业。
    在刘宝红看来,中国某些企业对供应商的态度和做法比美国更极端。目前有一种说法是:“现在对供应商最差的就是中国。”美国企业所采取的措施是会定期招标,因为这些企业相信市场竞争会把价格降下来;而在中国,拿到某个价格以后,企业会要求供应商在这个价格基础上打对半。“这就是中国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的一个大的问题和麻烦。整个链主(那些大型制造企业),不去寻求从增加价值的角度,去把产品做得好,卖出一个高价;而是在一味地追求低价,把供应商价格压得很低。要求供应商降价,几乎成了大家都知道是‘降价的策略’,这就形成一种战略上的一种同质化。”对于这一现状,刘宝红不无忧虑。
    他提到:“供应商不赚钱的话,或者赚的很少,仅能维持生计,他们不可能有资金去开发新技术。”那么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当这些公司要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进入国际竞争的环节,把产品卖到国际上去,需要做出国际一流的产品,但是因为把那些供应商长期压制的没有了提升的余地,如何能够提供有技术含量的服务?因此,在进入国际竞争的阶段时,一定会发现没有相匹配的供应商,就生产不出国际一流的产品。
    在刘宝红眼里,供应链管理有两大基本问题,第一个是关系,第二个是链接。而要想使供应链有效运转,“关系”几乎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有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相互融洽协调的关系,供应链上的每个企业会链接的很紧密。但如果他们之间没有很多的信息共享,互相也不扶持,信息流不通畅,产品流也经常出现问题,资金链也经常中断,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成果怎么会高?当然,必须先解决“关系”问题,才能解决链接问题。
    刘宝红发现,在一个供应链里面,需要有下游大厂商企业作为“链主”,要把事情做到前面,牺牲小利顾全大局,建立供应商对企业的信任。此后,那些小的供应链伙伴都会愿意长期跟随并与之合作,所以整个供应链上的问题都是因为供应链“链主”的那些行为产生的。
    强势的下游大厂商应拥有产业链共享一个生态系统的意识,从而力求与上游小供应商建立良性互动、和谐共生。日子好过的时候,大家一起吃饱穿暖;行业低谷来临时,大家一起抱团过冬。产业链上下惟有共生共荣,每个环节都有合适的利润空间,整个行业才能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
■访谈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