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年还债脱困 再十年全面振兴 东北再绘振兴新蓝图

2012-6-10 17:5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带着3倍于振兴初期的经济总量、带着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考验的信心、带着全民积蓄的振兴热情,历经近10年艰苦奋战而走出老工业基地困境的东北,再次站到了迈向全面振兴的新起点上。国务院近期批复的《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为东北振兴描绘了新的宏伟蓝图,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正在加紧落实规划内容,朝着全面振兴新阶段大踏步迈进。 
        5月下旬,随着华晨宝马公司设置在沈阳市铁西区的新工厂建成投产,宝马这家世界顶级汽车制造企业将其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工厂落户中国东北。经过近10年的调整改造,有着“东方鲁尔”之称的铁西区一改“锈迹斑斑”“烟尘缭绕”形象,每年20万辆宝马车将从这里下线驶向世界各地,见证这片老工业城区焕发出的新魅力。
        铁西区的蝶变,是东北振兴成果的缩影之一。“东北取得的振兴成绩令人瞩目,”东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凯教授说,振兴初期那些国企困难、职工下岗、资源枯竭、基础设施和设备落后等“老大难”问题,如今绝大多数已经妥善解决。
        相比之下,随着振兴以来东北经济连续多年快速增长,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自主创新和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资源枯竭城市开始转型,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逐步改善,城乡面貌已经焕然一新。辽宁省发展改革委振兴老工业基地处处长宁国光说,这些,都将未来的东北振兴置于一个全新环境。“如果说以往的振兴重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恢复东北的元气和底气的话,那么从现在到2020年,东北将进入全面、立体振兴的新阶段,区域发展将更加协调和可持续。”
        国务院批复的《规划》不仅为东北发展设定了新的方向和目标,令人鼓舞;更制定了路径框架,有迹可循。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介林介绍,黑龙江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抓好工业走廊、能源基地、东北亚贸易区、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区、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特色旅游区等“八大经济区”,辅以“十大工程”和“十大重点产业”,共同编织成一个科学严谨而又高效可行的“全面发展网”。“这些与《规划》提出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点密不可分。”彭介林说。
        《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统筹推进‘三化’,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吉林要努力探索一条‘三化’深度融合、互动发展的新路子。”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常晓春认为,统筹推进“三化”是吉林省全面落实《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以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辽宁省则针对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的独特优势,提出用信息化提升传统工业,重点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让强势产业更强,以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更为难得的是,当前东北区域协作正步入良性互动新格局。紧邻东北三省的内蒙古东部五盟市,正在积极主动融入东北地区发展,接受东北经济区的辐射和带动。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东部振兴处处长龚喜岭表示,当前,自治区正在加快推进东部盟市与东北三省在新型煤化工及资源深加工产业以及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等非资源型产业的对接与合作。正在规划建设一批连接东北三省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管道运输及通疆达海通道。同时,与东北三省在农业、生态保护和对外开放等领域的合作也在积极推进中。
        继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先后进入国家战略,辽宁、吉林、黑龙江跨省合作的东北东部经济带近期也迈开实质性建设步伐。三省将把北自牡丹江、南及丹东的东北东部13个市(州)连为一体,在这一区域加强对外通道和口岸、优势特色产业、物流、旅游、生态等方面的合作,打通东北内陆腹地对俄、对朝开放的大通道。
        专家认为,对于进入全面振兴新阶段的东北,《规划》从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民生改善、改革开放等方面设定了更高目标。吉林省社科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孙志明说,这些目标的实现,仍需要东北各界不懈努力,特别是对东北振兴中尚未完全破解的重点、难点问题,仍需深化改革加以推动。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林木西认为,制约东北振兴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摆在眼前的问题就包括,厂办大集体改革,东北林区、垦区管理体制改革,资源枯竭城市生态补偿机制和产业援助机制的建立等,这都需要东北人付出更多艰辛和智慧。”(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