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全球不公平贸易规则体制说“不”

2012-6-1 8:0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当前,国际贸易体制面临巨大挑战,不仅仅是因为体制内部的规则出现问题,更是体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出现重大变化。5月25日,中国商务部就美国对华22类产品反补贴调查中的错误做法,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向美国提起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中国开始向全球不公平贸易规则体制说“不”。 
        此次诉讼案件涉及油井管、铜版纸等22类产品,累计涉案金额72.86亿美元,其中,涉案金额最高的是油井管和太阳能电池,分别为27.4亿美元和15亿美元,这是中国近年来最大规模状告美国违规进行反补贴调查,正如中国商务部所言,中国并非反对贸易救济,而是反对贸易救济的滥用。
        当前的国际贸易规则体系中,贸易救济措施有不同种类,反倾销措施、反补贴措施和保障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各国为保护本国产业而采取的三大贸易救济措施,并达成了WTO维护公平贸易的三个重要协定,即《反倾销协定》、《补贴与反补贴协定》和《保障措施协定》。不过,WTO这三个协定也存在不尽合理和规定弹性很大的漏洞,从而为一些国家实施“超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非常好的“挡箭牌”,一些国家总是千方百计地从所谓“公平贸易”中寻找“合法”的生存土壤,美国的“301”、“337”条款都属于这类性质。
        数据显示,1995~2010年间,美国共启动105起反补贴调查,占全球反补贴调查总数的41.3%,在20个启动反补贴调查的WTO成员中列居首位。贸易救济措施“好用”,但“滥用、任用和过度使用”就会演变为一种规则霸权,扭曲了公平的贸易竞争。
        客观地讲,中美贸易关系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曲折中发展,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也同中美贸易额上升成正比。目前,中美互为对方第二大贸易伙伴,2011年全面双方贸易额突破4000亿美元。伴随双方贸易往来接触面的增大,摩擦之事自然有增无减。数据表明,根据商务部发布《全球贸易摩擦研究报告(2010)》,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对华发起的贸易调查继续呈高发态势,仅2011年,美国对中国企业发起的“337调查”就多达16起。
        此外,同步转型也必然加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美国制造业试图重整旗鼓之时,中国制造业也在转型升级。最大的发达国家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各自不同的原因而走上了相似的经济转型之路,这也是为什么金融危机以来,中美两国之间以知识产权、技术性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形式出现的摩擦急剧增多,中美贸易摩擦继续向高端领域升级和蔓延的真正原因。
        转型自然带来“冲撞”。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频繁地滥用贸易救济措施无疑是对全球公平贸易规则体制的严重侵蚀。中国要勇于向全球不公平贸易体制挑战。
        在应对对华贸易摩擦方面,除了官方积极主动申诉外,民间力量可能是解决中美贸易摩擦一支不可忽视的平衡力量。中国可以借助中美的行业协会、专家学者,甚至是美国各大财团、美国各类商会等民间力量,多方面加强与美沟通,消除彼此分歧。毕竟中美之间的经贸合作,对全球经济稳定意义重大。如果“硬碰硬”的话,不仅对两国乃至全球经济都是非常大的伤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