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物流业SWOT分析

2012-5-30 11:3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孙晓俊
    处于我国中心地理位置的河南省,一直是我国重要的交通、物资、信息、资金的流通枢纽。在国家及河南省政府物流业发展政策的支持下,河南省交通设施进一步完善,物流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各种物流高科技园区、物流基础设施基地、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纷纷进入规划建设之中,为河南的物流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河南省区域物流业在发展阶段也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问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通过SWOT分析能够更为条理地分析中原地区区域物流发展的优势,不利发展的弱势,市场层面存在的威胁,以及政策等带来的机遇等。
    一、优势分析
    从全国地理分布图上来看,河南省北接京津冀,南连至珠三角,西牵关中,东接长三角,是实现东西交会和南北地区沟通的枢纽地区。从陆路交通上看,也是公路、铁路等陆运方式的集中地和中心区域。同时,河南省大多城市都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和西北部接近原材料产地的中间过渡地带,具有重要的促进和衔接作用。
    河南位于中国内地的偏东南的中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内居中,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北部经济大开发地区的中间过渡地带,担任交通大动脉和通讯干线的重要要道职责,是我国东、西、南、北商品流通的中枢地带。河南作为城市之中部枢纽,与周围经济区域有较好的通达性,大量的物资可方便地实现空间位移和时间位移,这些优势使本区域对获取高效的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极为有利。
    总体来看,东南沿海地区靠近消费地,而西北地区靠近原料地,河南省本身既是重要的原料地又是庞大的消费地。农业发达、种类丰富、农产品位居全国前列,方便为工业中心供给原料。从全国人口分布来看,河南人口众多,是中国人口分布的重心,具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市场的潜力不可忽视,商业活动规模庞大,是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成为原料供给地,高消费的消费地使其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这种双向优势有利于发展现代物流中心,成为现代物流枢纽。
    在河南省境内,铁路运输比东南沿海地区发达,国内多条交通大动脉贯穿中原,促进了区域内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物流业的发展。其中,陇海线是欧亚大陆桥的组成部分,京九线是内地与港澳联系的主要通道。河南省会郑州被称为中国铁路的“心脏”,其铁路编组站不仅是中国更是亚洲第一。在公共道路建设上,河南境内有多条国道公路及高速公路横贯纵贯全国东西南北,建一些集散型或中转型为主的物流中心或者储存型、流通型为主的配送中心,将可充分发挥直达运输优势。由此,降低物流成本,增加附加值,同时加快郑州、洛阳、许昌、新乡、焦作等经济中心城市建设。
    二、劣势分析
    (一)专业化劣势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重复建设度高,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达不到规模经济效益;即使是同一行业内物流企业,因其领域、地域的不同,多进行独立的经营运作,缺乏应有的合作与协调,区域物流的专业一体化效益得不到发挥。
    (二)管理劣势
    不论从物流企业的管理还是专业技术方面,相对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和北京、上海、广州这些经济发达地区,中原地区的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型还有一定难度,现代物流一体化的经济效益还未完全显现。仔细观察市场,不难发现,市场上的物流企业主体多是传统仓储型或者运输型的物流公司,经营管理形式较为粗放、管理手段落后、自动化水平低、网络普及率低、信息闭塞、加工能力相对较差,把握市场信息并作出市场预测非常难,无法对市场现状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和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
    (三)人才劣势
    善于运用现代物流信息手段进行仓储、配送、采购等物流活动管理并熟悉物流运作的人才较少,加之河南省在引进人才机制和政策方面缺少力度,使得河南省区域物流发展面临比较严重的人才劣势。冷链物流在现代物流企业中得到应用,但懂得并能够很好地运营冷链物流企业,熟知冷链物流业务操作的专业人才稀缺。并且,所需要的先进物流专业技术和冷链物流发展所需要的运输设备难以引进,从而不能够专业化地对物流层次进行运作及整个供应链实施管理,而冷链物流企业增值服务的开拓更是普遍较难。
    三、威胁分析
    (一)需求市场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内国外流通从广度和深度方面都进一步得到拓展,巨大的消费需求引导了物流需求的增加。同时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物流企业在物流服务的规模、深度、内容以及广度上的发展,要求也更加严格。物流企业要想求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升级整合力度,提高综合营运能力和管理能力,应顾客的需求开展高水平、高效率的综合物流一体化服务,实现物流服务所承诺的高效、便捷、及时、准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增强企业实力。
    (二)区域物流竞争趋向白热化
    首先,众多国内知名物流企业由于河南省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心地理位置和庞大的交通运输体系等竞争优势,纷纷把业务延伸至此,大多物流企业都开设了中转站或业务代理点。其次,物流市场开放度逐步提高,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仅是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国际四大物流集团也逐渐意识到,河南省全国交通枢纽位置对发展物流业的强大推动作用,逐步拓展物流市场,如DHL、UPS、FedEx等,这些国际公司无论是在资金、技术,还是在规模效应、物流网络等方面都拥有极强的竞争优势,和这些国际专业的物流公司相比,河南的本土物流公司则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河南省内的现代物流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和挑战。
    (三)中部城市群竞争压力扩大
    湖北省的武汉城市圈、湖南省的长株潭城市群、河南省的中原城市群以及安徽省的皖江城市带,这4个城市群都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国家所关注的4个中心城市群,是宏观发展战略的重点及中心。其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分别是湖北省的武汉城市圈、湖南省的长株潭城市群和河南省的中原城市群。这三者各具优势,在经济总量上中原城市群占上风;论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质量数长株潭城市群为最高;而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基础相比之下最优。再者,以中心城市的实力来看,河南省郑州市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和经济总量,与武汉及长沙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在全国范围内中部城市群新一轮的经济竞争中,河南省的优势并不十分明显,对河南省内相关物流企业的发展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河南省区域经济市场具有庞大的消费群体,是非常具有潜力的经济发展中心,这为发展河南省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但是,目前河南省内物流业的发展也有自身不足的一面。在实现“中原崛起”这一目标的努力中,河南省内各地区主要中心城市应发挥集聚资源的作用,极大地推进各个产业之间的协作,通过对物流产业高效、一体化的运作,促进河南省内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商务流通竞争优势,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经济群体,实现中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从而带动全省区域经济的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