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明:确保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2-5-24 10:0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坚定信心 攻坚克难  确保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白春明
  县域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以及社会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确保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实现唐山“科学发展、争先进位,走在全省改革发展前面”的根基所在、潜力所在。作为全市唯一的纯山区县,迁西在全面分析当前宏观形势的基础上,以调结构为主攻点,以提升经济增长内动力为主线,全力推进迁西特色产业格局建设,确保实现“双过半”,为全市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做贡献。
  一、立足实际,放眼长远,树立抓好县域经济工作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全会提出的“开启滦河时代、推进全面发展”的总体部署,迁西县创新思路,扎实工作,全力推进六项攻坚,较好地完成了阶段性目标任务,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但纵观宏观经济环境及我县产业结构等因素,全县经济发展面临着挑战和压力,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强化举措、攻坚克难。
  要实现经济良好运行的目标,必须要用正确的方向引领经济工作。针对迁西实际,我们确定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总基调,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高质量、高层次。高速度,就是要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把迅速壮大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放在首要位置,始终保持强劲的投资力度,不断壮大经济规模,确保经济增长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为迁西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高质量,就是要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注重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着力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一般预算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同时,提高经济的外向度和聚集度,发挥好产业项目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高层次,就是要发展高端项目,打造高端产业,研发高端产品,占领高端市场,注重运用科技、品牌、文化力量,把钢铁、板栗、旅游等产业链条向高端延伸和拓展,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高质量、高层次阐释了“经济强县”的基本内涵,全县上下将深刻领会、把握实质,推动经济工作大发展快提升,为“开启滦河时代、推进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
  二、找准重点,迎难而上,打响引领县域经济工作的主动仗和攻坚战
  谋求新发展就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业绩,迁西开启滦河时代,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总基调,找准重点、迎难而上,打响引领县域经济工作的主动仗和攻坚战。
  一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始终牵住项目建设这个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迁西突出抓好七大战略支撑项目,启动建设投资100亿元的津西装备制造园项目、投资100亿元的金信冷镀膜及太阳能电池项目、总投资160亿元的北岸新区全面开发项目、投资50亿元的滦河谷旅游集聚区开发项目、投资20亿元的金信现代家居产业园项目、投资10亿元的锰产品加工项目、投资10亿元的龙塘水库·百花谷项目;抓紧对蓝翔环保设备和水处理剂、恒泰制衣、吉人漆业等21个拟开工重点项目逐一调度,排出障碍后迅速拿出集中开工方案,以此为契机在全县迅速掀起项目建设高潮;对所有在建项目,要明确各分管领导、分包领导和责任单位,加大协调调度力度,找准制约项目建设的关键因素,找出破解矛盾问题的方法,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如期达产达效。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推进主导产业建设步伐的重大举措,必须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紧抓好。要加强跑动联系,做到有针对性地争资金、引项目;以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为重点,围绕钢铁产业延伸、新型产业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壮大等,加强重点项目包装和推介,采取小团组一对一招商、以商引商、代理招商等多种形式招商;落实“六个一”招商机制,力促县内企业与名企、央企和世界500强等大企业、大集团建立关系,实现借力发展;完善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引导矿企老板二次创业,积极推进全民招商,力争全年引进内资、到位外资均增长30%以上。
  三是开展园区建设攻坚。园区是吸引项目落地、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撑,必须进一步完善园区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以打造“一园一品、三园一体”的园区格局为目标,迁西新谋划了由三抚公路、兴尹西线、彭李西线串联的产业走廊,2至3年内可形成以型钢产业园、装备制造园、循环经济园为支撑的冶金重化工业园区,以东城工业区为主体的城市功能补充园区,以新型建材园、光伏产业园、特种金属(钢材)产业园为支撑的现代产业承载园区和以鑫盛祥物流项目为龙头的现代物流园区。同时,加快推进西区三冶连接线、中东区连接线、兴尹线一期等路网以及东区主干路拓宽、给排水、西区电力设施等工程建设;完善园区优惠政策,提高入园企业服务水平,力争年内入园超亿元项目20个以上,完成投资40亿元以上。
  四是破解项目制约瓶颈。当前,制约我县项目建设的主要因素是土地、资金、手续跑办问题。因而,在土地方面,对当前项目必须再筛选、再包装,力争更多项目挤进上级盘子,争取用地指标;严格土地供给,提高投资强度,向集约高效要地;做好滦河滩涂、废弃矿企、荒山和未利用地的文章,向土地整理要地。在资金方面,充分利用城投融资、社会融资、转让部分市政设施经营管理权、BT、BOT等方式筹措建设资金,力争全年融资3亿元以上;积极培植壮大税源,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落实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奖励政策,年内争取信贷资金15亿元以上。手续跑办方面,落实重大项目现场集中办公、重点项目审批代办等制度,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国土、安监、公安等相关部门要指定专人,帮助采矿企业跑办相关手续,力争采选企业尽快开工复产。
  五是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城市建设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外在表现,城建项目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层面,一定要将城市建设作为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来培植发展。为此,迁西以“北岸新区开发”为突破口,实施“北拓、东进、南提升”工程,全年实施重点城建项目40项,完成投资51.5亿元,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同时,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抓好城南综合开发区建设,确保庞大汽车文化园、中兴锋轩商贸物流中心等重点工程于5月中旬进场施工,努力将城南综合开发区打造成为宜商、宜业、宜居的城市综合体。
  三、真抓实干,敢于担当,构建服务县域经济工作的新机制和新举措
  一是用统筹的方法推动经济工作。要统筹发展与民生,既要促进经济增长,又要重视民本民生,把增长实效体现在城乡居民增收、财政收入增长、发展后劲增强上;要统筹生产与生态,在生产中保护生态,用生态支撑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统筹开放与开发,既要扩大开放,吸纳外来要素为我所用,又要自我加压,开发自身优势展我所长;要统筹城市与农村,充分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切实激发农村原生动力,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要统筹发展与稳定,强化稳定是第一责任理念,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用科学的机制保障经济工作。坚持领导分包机制,对事关全县发展的重大项目,成立指挥部,明确一名县领导分包,选配精干力量,成立专门工作组,全力推进津西装备制造园等七个重大项目。要坚持定期调度机制,时时掌控,科学研判经济运行态势,每两周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协调、抓早抓小、及时解决。建立导向引领机制,进一步强化“实绩见真功、一线出干部”的观念,把选人用人的关注点更多地投向产业发展的主战场、项目建设的第一线、对外开放的最前沿,给肯干事的人以机会、能干事的人以舞台、干成事的人以激励。坚持综合考核机制,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对外开放、城乡统筹等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面,综合运用拉练评比、群众评议等多种形式,实施更加科学严谨的考核,强化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引导广大干部把精力和智慧更加集中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上来,努力把经济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是用过硬的作风落实经济工作。培养和坚持事争一流的作风。主动拉高坐标、提升定位,敢于把本地本部门的工作放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大范围中去比较,全面工作争先进、单项工作争第一,以争先进位的决心、敢于问鼎的气势,创造出一流的工作业绩。培养和坚持创业开拓的作风。广大干部群众要克服惰性、打破平庸,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奋力拼搏,更加扎实地抓好经济工作;县内企业家要树立打造百年企业的雄心壮志,克服耽于守业、小进即满、小富即安的保守倾向,时刻保持创业者开拓者的姿态和胆识,敢于拿出优势资源、优质资本,积极谋划新项目、涉足新行业、对接新领域。培养和坚持狠抓落实的作风。对定下来的事不议论,对部署的工作不推诿,立说力办,雷厉风行,通过高效率的落实和执行,抢出经济工作的主动权。要创新工作方法,对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发扬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的优势,精于运作、善于运作、巧于运作,积极予以有效破解。要创优发展环境,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壮大搞服务、设路标、想办法,帮助企业指明方向、谋求出路、清障除阻、发展壮大。
  当前,迁西“开启滦河时代、推进全面发展”的总战略和建设“经济强县、和谐迁西”的总目标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同追求。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增强了信心、凝聚了共识,形成了万众同心、同频共振的局面,通过攻坚克难,确保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