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发力337调查杀伤力巨大 中企应对"两步走"

2012-5-22 10:1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日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45家企业发起“337调查”,以确定这些企业在生产带有可伸缩USB连接器的电子设备时是否存在侵权行为,华为等中国企业身在其中。 
        该机构发表声明说,具体涉案产品是照相机、便携摄像机、MP3播放器、无线调制解调器和闪存驱动器等带有可伸缩USB连接器的电子设备。美国得克萨斯州的AnuIP公司今年4月18日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指控美国进口及在美国市场销售的上述涉案产品侵犯了其专利,要求启动“337调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指出,作为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中国企业“中招”美337调查的数量正在增加。
        因此,中国企业一方面要走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之路并积极申请专利,尤其要在美国本土申请,还要建立自己的专利保护网。另一方面,在难以绕开的核心技术上,企业产品如果吸收和借鉴了国外技术,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事先商量,通过付出一定经济代价来获得技术,这有利于规避风险。
        “337调查”杀伤力巨大
        “337调查”是指美国依据其《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款,针对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行为实施的调查。实践中主要针对进口产品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相对反倾销调查,其杀伤力更大。
        申请门槛低与反倾销调查申请人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不同,任何一个在美拥有知识产权的个人和企业均有资格提起“337调查”要求。
        制裁延伸广与反倾销调查的对象仅限于被调查产品不同的是,“337调查”制裁的对象会延伸到其上下游产品上。
        被永久踢出市场与反倾销调查的制裁只是征收5年反倾销税不同,“337调查”结果可能是被诉产品永远被踢出美国市场。
        修炼内外功乃应对之道
        2002年以来,美国已对我国发起337调查112起,其中最近两年多达52起,我国已连续7年成为遭受337调查最多的国家。其中60%以上的案件针对机电产品。
        对此,中国机电商会法律部的陈怀生表示,随着中美双方贸易往来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制造”技术含量的快速提高,美对华发起“337调查”的频率一定会快速增加的。“一方面,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标本兼治,走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之路并积极申请专利,尤其要在美国本土申请,还要建立自己的专利保护网。”陈怀生说,“另一方面,在难以绕开的核心技术上,企业产品如果吸收和借鉴了国外技术,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事先商量,通过付出一定经济代价来获得技术,这样做既提前防范了风险,又体现出对知识产权的尊重。除此之外,中国高科技企业还应该建立针对知识产权问题的专门应对机制。海尔集团专门设立了知识产权部门,配有预警机制,就是一个好榜样。”“若确定自己没有侵权,则应当积极应诉。轰动一时并受到广泛关注的美国橡胶防老剂337调查案就是在中国圣奥的据理力争下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最后作出裁定,撤销并驳回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裁决。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在337调查诉讼中赢得决定性的胜利,尤其值得借鉴。”陈怀生表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