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走出困局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2012-5-22 9:3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筵特约记者张小五“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我国钢铁工业进入世界金融危机暴发以来的第二个困难时期。”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王义芳对当前钢铁产业形势如是分析。
    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10.34亿元,由钢铁生产主业亏损变为行业亏损,钢铁行业进入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行业亏损。
“行业低赢利局面将长期持续”
    王义芳进一步分析说,一是当前下游用钢需求强度持续下降,特别是房地产、汽车、造船行业增速急剧下滑,钢铁产品供求矛盾进一步突出。
    二是在全球垄断格局下,铁矿石价格将持续保持刚性,且随着资源、能源价格及税收、分配制度改革政策陆续出台,煤、电、水、废钢等各种原燃材料及人工、资金等各种要素成本还将继续上涨。
    三是国内已经形成大量闲置产能,一旦需求稍有启动,就会引发新一轮产能大量释放。业内专家分析,按照3月份粗钢日产水平,年产粗钢将达到7.25亿吨的水平,这又将进一步加深供求矛盾。“成本增加和需求下降只是造成钢铁利润下滑的直接原因和表面现象,深层次原因还是钢铁产业发展方式上存在问题。”王义芳判断,“我国钢铁工业高赢利、高发展的黄金时期基本结束,高成本、低增长、低赢利甚至局部亏损的局面将长期持续。”
“做钢铁产业转方式的领导者”
“但危机是挑战,更是机遇。”“在这样严峻的市场形势下,能否战胜危机,走出困境,完全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工作。”王义芳认为,我国钢铁工业要想在这场考验中赢得主动、站稳脚跟,必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尽快实施产业转型升级。
    具体到河北钢铁集团怎样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王义芳的总体思路是:创新推进深化整合、科技创新、精细管理工作,实施全面转型升级主体战略,进而当好钢铁产业调结构、转方式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全面转型升级”战略,关键是着力推动“四个转变”。王义芳这样解释“四个转变”,即由普通产品主导的规模效益型向高端精品主导的集约效益型转变,由以生产为导向的钢铁制造商向以用户为导向的综合服务商转变,由粗放经营型向精细管理型转变和由区域型一钢独大向国际化多元发展转变。由此达到由单要素创新突破转向技术、管理、设备、产品、服务、环境、人才、文化等全要素提档升级,来增强企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围绕“全面转型升级”主体战略,河北钢铁集团打出战略战术层面上的六张“王牌”,董事长王义芳诠释为“六大支撑战略”。
    “第一季度,我们新产品开发124万吨,品种钢比例达到62.9%。”接受采访的王义芳指着季度报表欣慰地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实施“三高一新带动”战略带来的一个新变化。
    事实上,“三高一新”战略已成为“六大支撑战略”中的一个王牌战略。
    2011年,该集团完成14个产学研重点项目并应用于生产,10项内部合作研发课题取得初步成效,成功开发汽车用超深冲IF钢DC07等新产品100余个,品种钢比例达到62.8%。今年第一季度,河北钢铁集团申请专利96项,比去年同期提高35%。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他们还将投入368亿元用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改造,加强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
    “全产业链”优化战略是他们的第二张王牌。
    王义芳解释该战略为,以做强做优钢铁主业为核心,上展、下延、外拓,再造企业价值链。
    上展,即强化上游资源保障能力。目前,这个集团的国内铁矿石资源掌控量已由组建之初的8.89亿吨增长到50亿吨。据介绍,到“十二五”末,他们将形成3500万吨铁精粉产能,国内铁精粉自给率将达到40%。不仅如此,他们还在掌控国内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今年4月13日,该集团就与加拿大阿尔德隆公司达成合作开发铁矿协议。据匡算,该项目投产后,将年产品位为65.5%的磁铁烧结精粉800万吨。
    在全面铺开“全产业链”优化战略的同时,他们又打出了“以钢为主、适度多元”战略牌。
    据悉,4月7日,河北钢铁集团投资138亿元的曹妃甸综合物流园区、精品焊管项目建设开工仪式在河北曹妃甸新区举行。
    王义芳告诉记者,这是河北钢铁集团做强钢铁主业、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调整优化装备制造业,优化全产业链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
    实际上,适度多元战略已经成为河北钢铁集团一个重要支撑战略。金融服务、现代物流、装备制造三大板块,不但列入其“十二五”规划,而且收到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记者了解到,自2010年至今,该集团累计完成外汇融资70.28亿元,资金运营创效7.81亿元。
    站在河北钢铁物流园区规划图前,王义芳向记者介绍,借助《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机遇,河北钢铁集团将投资100多亿元,建设曹妃甸和黄骅港两大港口物流园区。同时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华北最大的钢铁现货交易中心。“到‘十二五’末,三大板块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400亿元。”王义芳对适度多元战略寄予厚望。
“最大的危机来自于企业内部”
“企业最大的危机并不是来自于市场,而是来自于企业内部。”这位曾经是当年“邯钢经验”缔造者之一的企业家对应对危机开出一剂良方。
    王义芳透露,当前一场以“战危机、保生存、求发展”为主题的“居危思危、居危思进”大讨论活动在集团上下正全面展开。他介绍,以“价值、效益、效率”为中心的创新管理战略,是他们强身健体实行的一套“内功”战略。他们以创新理念、体制、机制为基础,持续改善管理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第一季度,通过创新管理,材坯销售成本同比降低12.29%,集团主要技经指标继续保持了行业先进水平,有15项进入行业前三名,有9项指标位居第一。
    谈到人本强企战略,王义芳说:“人才蔚,企业兴。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干部队伍的创造潜能与创新活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目前,该集团实施的“金、橙、蓝”人才计划,将逐步引进、培养、选拔20名国际化的经营管理和技术领军人才,300名高层次、专家型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人才,建设拥有2000名重点专业技术领域关键人才的团队,打造拥有30000名高技能岗位骨干人才的队伍,以此来构建高端人才引领的“金字塔”形员工队伍结构。
    “尽管面对重重困难,但我们打造绿色钢铁,引领钢铁工业实现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的决心坚决不动摇。”王义芳表示,虽然面对危机困局,但在节能减排和环保项目上,依然保持项目不减、投入不少、速度不降,“十二五”期间,还将投入53亿元专项资金实施节能环保高效化改造,力争整个集团的节能环保指标全部实现国内一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