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如何实现“小跑”

2012-5-17 22:4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张艳
    尽管智能物流是产业发展的呼唤,但实现智能物流也并非易事。中国物流学会常务副会长戴定一表示,产业发展对智能物流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第一是开放性。一定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要有社会信息、外部信息的交换共享,同时还要有自身信息向社会发布的机会,这是提高企业运营水平的一个必然的趋势。第二是动态化。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提升精细化管理要求,这是目前企业发展的重要需求。如今对于物流公司而言,除了有一个好方案外,还要有实时的调整能力——要根据外部情况的变化,随时判断和调整,实现动态管理。第三是集中性。现在各大企业都在加强信息化建设,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集中管理。因为信息化应用于网络资源的整合,应用于流程的管理,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效率非常高。而这种集中管理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同时,信息加工服务的人才是稀缺的,只有集中起来才能够投资建设数据中心。
    戴定一为智能物流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浙江德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卓序表示,要实现智能物流还有一些必备条件。他认为,有三个层面的技术是必需的。因为正是这三个方面的技术进步,推动了智能物流的发展,它们是云计算、RFID技术和智能装备(包括仓库中的自动化立体库、分拣设备,以及个人智能手机等等)。而目前上述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要到商业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另一个条件是标准层面的问题。实现智能物流的关键是信息的互联互通,而这急需标准的支持。
    对此,业界普遍认为,智能物流发展才刚刚起步,也已经有了小范围的应用。比如食品追溯、商品防伪等领域。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都还只是智能物流的初级应用。智能物流要想实现小步快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中,技术成熟度、标准、成本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智能物流的关键技术包括信息采集、识别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智能终端。这其中,大家普遍认为,作为识别技术的关键,RFID技术的成熟度对智能物流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卓序就告诉记者,智能物流的发展,应该是从最小单元的智能化开始的。也就是说,要通过RFID的应用,实现物品最小单元的智能化,在此基础上,再向更高层次和更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发展。“最核心的是RFID的应用,亟待突破技术瓶颈。如果RFID不能快速发展起来,更大范围的智能化会受到制约。”卓序说,“RFID技术瓶颈突破以后,实现普及应用,会给整个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比如将来给一本书、一件衣服安装RFID,这样每个物品都可以视为拥有了一个‘大脑’,可以对应物流过程的处理。相当于智能单元、细胞,RFID标签上储存的信息量大到一定程度,智能终端的设备都可以去处理这些信息,从而进行智能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
    但RFID的普及应用,还受到标准的制约,这也是制约智能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个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中,从生产到销售,要经过很多环节,涉及众多节点,目前的条件下,不是一个条码就能走通的,因此需要先统一标准。此外,促进RFID等产品的规模化发展,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
    而在标准统一的基础上,还要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南京音飞储存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中心总监邱德康告诉记者,要实现智能物流,需要企业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并且还要在企业间实现信息开放与共享,将来如果统一标准,相互之间开放信息共享,整个物流供应链效率将得到极大提高,这是降低物流成本、增加效益的最好方式。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