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建设趋热

2012-5-17 22:4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路虹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要分别提高到20%、30%、36%以上,推动全社会通过改造、扩建和新建,增加冷库库容1000万吨。顺应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冷链市场的需求,我国冷库、配送中心等冷链基础设施的建设持续升温。
    进入2012年以来,相关建设项目不断涌现。例如,河北邢台启动仓储量8万吨、年吞吐量240万吨的华北地区最大的冷链物流基地项目,计划2013年完工;贵州省物资集团投资2亿元打造“牛郎关冷链项目”,建设10万吨级现代冷库,计划于2015年完成;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打造的西南地区最大的冷链物流基地破土动工……此外,我国第一大肉类加工企业——双汇集团也加入了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队伍。双汇方面表示,其将致力于打造中国冷链物流第一品牌,公司将以冷链物流为发展核心,建立遍及全国完善的物流网络,形成长途运输与区域仓储、配送交织的大物流网络格局,双汇集团具有多年的冷藏物流管理经验团队,实力雄厚,固定资产总额达4.6亿元。
    冷链基础设施的建设热潮与我国冷冻冷藏食品的日常消费占比较高而冷链系统建设相对滞后的发展现状相关。涉及冷链物流的行业主要有乳制品、冷饮、肉制品、速冻食品等。乳制品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要求很高,生产企业出于产品质量控制的考虑,自营冷链物流的意愿较强;而冷饮、速冻食品、肉制品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流通成本,更愿意将物流环节部分或全部外包。据统计,在我国,8成冷冻食品生产商有外包冷藏物流的意愿,预示着第三方冷链物流外包比例将逐步提高。
    从趋势上看,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将主要表现在冷库设施建设、冷库技术水平提高和冷藏车辆多元化发展等方面。在冷库方面,一批符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冷藏库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正逐步建立,适合农户建造使用的微型冷库将快速发展。微型节能冷库是针对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农村家庭经济与技术水平的开发的一种操作简单、性能可靠的贮藏设施,在促进农产品冷链发展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在公路冷藏保温车发展方面,未来冷藏车市场将进一步整合,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种是小吨位、针对短途和小批量运输的,如超市冷饮、牛奶、冰淇淋、冷藏药品等配送中心所使用的车型;另一种是大容量、大吨位的,主要满足长途运输需要的车型。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