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物流加快企业信息化管理升级
2012-5-14 10:0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近年来,中小企业面临的综合成本在不断上升,盈利越来越艰难。倒逼之下,中小企业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除了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外,还在内部管理方面取得了提高。
记者走访了几家中小企业,他们摈弃过去惯常的粗放式管理方式,转为向管理要效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希望他们的经验能给身处困境的中小企业一点启示与借鉴。
物流企业——
管理信息化
提升五成效率
“油价又上调了,成本又要上涨了。”合肥瑶海区的安徽迅捷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总部,副总经理蒋家尧皱着眉头对记者说。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冲击加上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使得钢铁运输、管材运输等物流中近50个行业受影响。很多实业也受到冲击。蒋家尧说:“这对物流企业的影响,就是客户、下单量递减,货运量降低、成本骤增。危机给我们带来的负面作用,是成本增加了30%以上。”
物流行业通过上调价格消化成本压力需要时间,因此,提高效益的最好办法是在效率上下功夫。在迅捷公司的单证中心,10余位员工正在忙碌,电脑上不时弹出相关单据。“近年来,公司自主研发了一整套管理系统,包括短信平台、GPS定位系统、OA办公系统、零担货物运输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在应对成本上涨的压力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单证中心陈主管说,“比如仓储物品录入,过去都是手工操作,现在是全部电子上单操作,除了必要的手工签收等,已经完全普及了信息化,仅仅这一项至少能够提升30%的效率。利用我们自主研发的信息化手段,有些单位甚至能够提升50%的效率!”
在迅捷偌大的物流仓库,除了搬运货物的工人在忙碌,少见人影。“每一件商品都能现场编码,进入单证中心。目前,我们谋求全部施行信息化,对上能够延伸到总部的办公平台,对下能够辐射到每一辆车、每一位司机,大大降低人力成本。”陈主管说,GPS远程定位和短信平台不仅能够时刻关注正在路上奔驰的货车情况,还能对正在工作中的司机发布公司信息。
“信息化作为技术手段,对于物流的发展是关键的,我们庆幸公司提早开始关注并抓住了这一机遇。”蒋家尧说,“如今公司甚至能够将自己的物流信息系统对外推广,赚取利润。”
纺织企业——
用信息代替库存
“对于小企业来说,经营出现困难,首先表现在库存上。如果能够做到零库存,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将变得非常灵活。”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志生织造公司董事长张志文说。
欧债危机导致的市场再度趋紧,已经波及到中国纺织工业重镇西樵镇。许多小企业在市场宽松条件下忽略了的管理问题,在市场趋紧的时候渐渐浮现出来。有部分小企业正在寒冬中冷静思考,从管理入手,找到摆脱危机的有效办法。志生织造公司近年来正尝试企业“零库存”管理。
对于许多小企业而言,不断增长的库存量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库存不断挤占企业流动资金,压缩企业利润。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看,完全意义上的“零库存”是不存在的,对于微小企业而言,是要建立一个维系企业保障供应所需的最小库存。
过去,西樵微小纺织企业压库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见订金开机。客户何时需要多少面料,就下多少单付多少订金,企业则日夜开工赶订单。而一旦市场突然变化,就会出现客户弃单、延迟收货等情况,这批货即使想处理给别的客户也很难,就成了压占企业流动资金的库存。而招来的工人要有活干,有时没有订单也要开部分机,这样就更容易产生库存了。
张志文发现,过去不管因何种原因导致的库存,库存的总是那些质量不稳定、面料设计跟不上流行趋势的“大路货”,导致库存的原因不能简单地从销售环节上找,更不能在硬性的“压库存”上去解决,而是应该合理优化设计、供应、生产、销售整个产业链条。
“在很大程度上,信息是可以替代库存的。”张志文说,小企业要想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必须要与上下游主要客户结盟,实现与上下游客户准确的信息交换,随时知道他们的需求,以此来合理安排流程,在备料、设计、生产等环节就会更主动,成为产业链中的有机组成,而不仅仅是被动地等订单闭门造车。“只有整个产业链没有一个环节出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做到零库存。”他说。
机电企业——
提高自动化程度节约成本
坐落在山东省平原县经济开发区内的晋德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紧固件、汽车配件、铁路专用扣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规格达2万余种。
据晋德公司副总经理余晓敏介绍,与2008年每吨7000元左右的钢材价格相比,现在钢材每吨只有4000元左右。虽然原材料价格下降了,但我们产品的价格也随之压低了,现在的利润比2008年前还要低。这种情况下,企业靠什么化解被动?
首先是提高企业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力成本。公司采用日本技术建立了两个自动化立体仓库,偌大的仓库里几乎见不到人,因为采用电脑自动控制输送设备和高架吊车,使货物的搬运、存取完全自动化,10万吨货物进出只用两个人掌控操作,一个仓库节省了5000平方米的占地,减少了近百人的费用。记者看到,他们正对包装车间进行程序改造,新的包装设备和技术投入使用后,这一个环节又可以将效率提高60%。
一点一滴的节约也很重要。2010年,公司成功争取到总投资1.7亿元的能量系统优化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节能奖励578万元。这一技改项目,把电机由原来的普通电机改成变频电机,热处理炉由原来的用电加热改成了天然气加热,几项综合起来,年节约标准煤2890吨。此外,他们对部分生产设备进行全新改造,用电量也有所下降。“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节能环保,可谓一举两得。”余晓敏说。
记者了解到,由于企业自动化程度很高,公司只用了1400人,其中还包括近200人的管理人员和技术研发人员。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