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天下,更待何时!——解读“现代物流繁荣兴旺城市”

2012-5-14 9:1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众所周知,古时淮安曾有的繁盛,受益于那条穿境而过、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
运河之都曾有的繁华证明,一个城市强大的辐射力,不仅需要区位交通、经济发展等综合实力的支撑,更离不开其对外来资源要素的集聚力、重组和融合能力。今天的淮安,无比迫切地需要一个集成管理模式,以此来集合利用并辐射各类资源要素,从而推动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的实现。这种管理模式,就是现代物流!
年均减少消耗近11亿,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
从现代物流基础设施来看,有五条高速公路在淮安交汇,在苏北率先形成了一个围绕市区90公里高速环;新长铁路纵贯全境,宿淮线已开工建设;境内航道里程达1486公里;淮安涟水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宁波、厦门、广州等航线,“水陆空”齐头并进,共同奠定了淮安苏北乃至华东地区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
交通的南北贯通,有力地推动了淮安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淮安物流园区与物流企业蓬勃发展,货运与物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据市物流办相关数据,截至2010年10月底,全市各类物流企业654家,实现增加值60亿元,是2005年的2.1倍,年均递增17.8%;全社会货物运输量7969万吨、货物周转量126亿吨公里,分别比2005年增长57%和244%;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按淮安2008年910亿GDP折算,平均每年节约成本近11亿元)。全市拥有9家省级重点物流企业、物流基地,国内外30多家大型物流企业在我市设立分公司或分拨中心。淮安市翔和翎物流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国家AA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认定,宝洁公司、青岛海尔、双汇集团、格力电器等大型企业在淮设立分公司或仓储中心。与此同时,淮安市的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其中,出口加工区成功拓展保税物流功能,海关“区港联动”便捷通关模式正式启动,10多家物流企业相继进驻。县(区)也加快了袁北、空港、清浦、淮阴等11个物流节点和国际农贸城、国际商城等6个配套物流中心建设,初步形成了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网络体系,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运输费用成本占比超五成,找准现代物流业短板
尽管我市的物流发展势头迅猛,但是目前淮安的物流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还没有形成现实的区位物流优势。
从物流总成本的构成看,运输费用占淮安社会物流总成本的比重很大,近几年大致保持在50%以上,保管费用占32%左右,管理费用占13%左右,并且淮安运输费用占物流总成本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不难看出,在提高货物的流通性、加强大流通建设,降低货物的存放时间降低保管费用,进而优化物流成本结构,提升淮安现代物流产业竞争力等方面,淮安仍有极大作为空间。
从更深层次看,区别于传统运输,在完善的综合交通基础上,现代物流还需要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形成一条包含原料和产品的运输、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等多个环节的完整供应链。据日前通过初审的由淮阴师范学院相关课题组进行的《淮安现代物流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研究》,淮安物流行业在物流成本方面、周转速度方面以及产业化方面与先进城市与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服务水平和效率都比较低;物流设施和基础的配套性、兼容性差,未能完全和淮安制造业、商贸业匹配;多种交通方式在淮安还未能实现无缝衔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社会物流效率的提高;物流企业规模偏小,系统效率低,供应链难以协同;信息化程度低,物流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接口标准。该研究认为,整个物流行业的的“小散乱弱”现状已严重制约淮安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建成苏北区域物流中心,淮安现代物流已破题
在“十二五”规划中,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以降低社会成本为核心,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具体而言,就是依托空港、口岸、铁路、高速公路枢纽,构建以开发区综合物流园为中心、火车站物流、空港物流、产业物流、道口物流和港口物流等专业物流为配套的“一综五专”大物流发展格局,把淮安建成承南启北、服务长三角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淮安现代物流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研究》指出,淮安应大力发展商贸、城市物流配送,加强商贸和城市物流的统一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鼓励流通模式创新;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与正在兴起的五大千亿产业衔接配套,同时借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之际,在其延伸的产业链上把握商机;积极发展农产品和食品冷链物流,辐射和带动整个苏北地区的农产品和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加快淮安物流信息技术的推广进程,加快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和网络交易平台建设;全面推动物流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确立苏北现代物流网络的枢纽地位,积极融入长三角物流网。
事实上,近两年,为加快淮安现代物流业发展,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宏微观层次、多种环节、多个要素,相继推出了系列立体化的对策体系,发布实施了《淮安市物流发展规划》、《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扶持物流企业发展,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使得淮安物流业得以迅猛发展。(记者 唐筱葳 通讯员 朱留芹 张小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