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百年锰都”拆设备要建物流园 引网友关注

2012-5-13 20:1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被拆卖的厂区距规划的湘锰国家矿山公园三公里

  ■网友们说,这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工业文化遗产,他们希望能够保留 
  红网湘潭站5月11日讯(湘潭晚报记者 李浩)“湘潭锰矿将改建为湘锰国家矿山公园,但有朋友去现场,却看到管理人员正与废铁回收公司协商处理设备废墟……一个下午就有三拨废铁公司的人来协商设备的处理(问题)……”5月8日下午,一位名叫“紫苏丹丹”的网友通过微博反映锰矿或将把原有的厂房设备当废品卖的消息,并附上了一组怀旧的工厂图片,让人看了心生怜惜。微博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网友“紫苏丹丹”认为,将年代久远的厂区设备当做废铁卖了,着实可惜。若能将原始的工厂废墟保留下来,纳入公园景观,这样或许能够让游人感受到“中国锰都”的百年沧桑。
  百年锰矿如今物是人非

  5月9日下午,天空中阴雨濛濛,我们来到锰矿,昔日红火的锰矿工业区里如今已经败落不堪。陈旧、凌乱的厂房,锈迹斑斑的锅炉、管道,废弃的火车头、火车厢……身临其境,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或许是因为下雨的缘故,废墟般的厂区内几乎看不到人。几经寻找,我们在一个装有运输带的二楼厂房里发现了两只狗崽,并在狗崽的带领下找到了一间泛着微红灯光的办公室。

  屋里坐着的男子名叫廖军从,是厂区的驻守者之一。对“厂区设备是否要被当做废铁卖掉?”的疑问,廖军从作了肯定答复,他指着办公室墙上一叠厚厚的来访登记表告诉我们,“每天都会有废铁收购公司的或一些私人老板过来看锅炉或者其他设备。”

  除此之外,来厂区的就只有那些摄影爱好者和画画的了。
  旧厂区将被拆建成物流园

  据了解,锰矿目前正由收购方——湘潭电化集团进行管理。随后,我们来到湘潭电化集团公司锰矿事业部。办公室一位姓陈的工作人员再次向我们确认了锰矿厂区内部分设备将被拆卖的消息。她告诉我们,计划拆除的有一、二、五号冶炼高炉,以及发电分厂、烧结分厂等地的生产设备。被拆除的片区将被开发成物流园。物流园的注册资金有4000万,建设面积650亩。

  那么,正在申报湘锰国家矿山公园与被拆的厂区有关系吗?有网友建议保留部分厂区,将之纳入公园,行得通吗?管理部的工作人员介绍,湘锰国家矿山公园与将被拆卖的厂区相隔近三公里。之前,政府曾做过规划,如把一些标志性的工业设备放在一起,设立井下、冶炼等工业参观区域,还曾经考虑将火车站的一台蒸汽机车搬运至此,但这些都还未形成最后定论。

  “这些古老的锅炉看起来很壮观,很有历史感,但毕竟很陈旧了,但若要将之整体搬迁至矿山公园,估计难度非常大!”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锅炉设备具体什么时候拆?还在等待政府作出最后的决议。
  微博热议:不能把遗产当废品贱卖
  @杨东平视觉(长沙大学艺术系教授):上个世纪的德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成功案例数不胜数,如萨尔州的弗尔克林根炼铁厂改造为博物馆;德国的埃森煤炭焦化厂改造为工业艺术、现代设计产业中心;德国宝马总部博物馆等。不同的改造模式,就有不同的值得借鉴的经验。

  @麓钟麟:很值得改造的工程,不仅要做成矿山公园,而且还要旧厂新用,发挥她的新生价值。我完全理解博主的感受,期待能够保留改造成果!

  @张松514:不能把遗产当废品贱卖了啊!!!

  @柳肃(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这是绝好的工业文化遗产,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背景:1912年,浙江企业家卢志学最早来锰矿开采锰砂,并于1913年成立湘潭上五都锰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的湖南省政府将其收归公办,成立湘潭锰矿局,1944年日军入侵湖南,占领湘潭锰矿并疯狂掠夺锰矿资源,直至1945年光复。解放后,新中国急需恢复东北钢铁生产,1950年湘潭锰矿组织恢复生产,锰矿石源源不断地被运往东北,有力地支持了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和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国家先后在湘潭锰矿投资建设了四座锰铁冶炼高炉,并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建起了电解锰生产车间,八十年代又新建了300立方米高炉。锰矿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进入最鼎盛时期,2001年5月全面停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