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涉华贸易摩擦再升温

2012-5-11 9:0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季度,我国共遭遇11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17起,涉案金额26.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8%和106%。对此,专家指出,经济危机必然引发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作为贸易大国的中国将面临日趋增多的贸易摩擦,须做好长期应战的准备。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共遭遇11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17起,涉案金额26.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8%和106%,其中反倾销12起,反补贴3起,保障措施2起。美国和欧盟仍然是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贸易救济调查最积极的国家,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对我立案数量也呈现逐步攀升趋势。
  从涉案产品看,钢铁、机电产品等遭遇贸易摩擦较为突出;从涉案金额看,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调查均有上亿美元的大案,且涉案金额屡创新高;从案件类别看,反倾销仍是国外对华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形式,但反补贴调查已成欧美的重要贸易政策工具。
  对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及律师均认为,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各国都面临发展实体经济扩大出口的形势,这势必引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作为贸易大国的中国将面临日趋增多的贸易摩擦将是必然的趋势。中国须做好长期应战的准备。
  博恒律所贸易救济问题资深律师贺京华表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国经济曾出现短暂好转,贸易救济措施一度出现下降趋势,各国均表示要共渡难关,但实际上,各国都在考虑自己国家的利益。2011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欧美国家再次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加之今年是欧美国家的选举年,很多经济问题难免被政治化。为了争取选民、赢得大选,同时为了尽快实现本国经济复苏,一些政客会积极鼓吹政府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来保护国内产业,打压外国进口,特别是进口自中国的产品。
  “现在包括欧美在内的诸多国家都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回制造业时代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中国作为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近些年出口虽偶有下降,但总体仍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与国外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如今,中国遭遇贸易摩擦增加的情况也是可以预见的。”武汉大学(微博)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苗迎春对记者说。
  商务部研究院中贸室副主任李健也认为,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扩大出口、发展实体经济、走出经济危机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共识。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结合日韩等国的发展经验,这种情况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善。
  然而,一些观点认为,即便国外对华贸易救济案件数量很多,但涉案金额占双边贸易总额的比重却微乎其微。对此,贺京华指出,欧美作为中国传统出口市场,如其贸易救济措施不断增加,中国企业只能寻求新兴市场。但与欧美不同的是,中国与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贸易互补优势并不突出,而欧美等国的做法会让这些新兴市场国家找到打击中国出口的借口,即所谓产生跟风效应。
  在外贸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下,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商务部公平局副局长余本林建议,国内企业应该增强应诉贸易救济案件的信心,积极应诉。“比如,美国贸易调查程序性很强,原审调查一年左右,如果不是零税率,每年还会进行复审调查。相比原审调查,企业有更多的时间准备复审应对。美方调查机构也会更加谨慎。如此,中国出口企业获得低税率的几率就大一些,可以通过复审应对取得好的结果。”
  除了积极应诉外,李健表示,长远来看,中国还是要优化自身产业结构,注重提升贸易质量;同时,要改变低价竞争方式,逐步完善财务制度,通过产品创新和规范经营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