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成促进嘉兴港区经济发展主力军

2012-4-5 12:2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开栏话:如何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主线,全面实施三大“倍增计划”,着力培育千亿产业和百亿企业,是全市各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滨海开发核心区的嘉兴港区,近年来,围绕着“两区”建设,依托地理区位、港口岸线、产业基础等优势,紧紧围绕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大力实施“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培育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尤其是发挥好浙商回归、创业创新所聚集起来的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003年9月,三江化工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落户港区的浙商企业。在其带动下,赞宇科技来了,合盛硅业来了,新晨化工也来了……记者昨天在嘉兴港区采访时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有17家规上浙商企业选择在港区安家落户,年产值高达112.73亿元。 
  “未来几年间,浙商企业将成为港区百亿企业的主力军和千亿产业的顶梁柱。”嘉兴港区党工委书记王马青称,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工作,是嘉兴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港区将利用好现有的浙商资源,力争在新一轮滨海大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以商引商、做大产业的作用。 
  最给力,港区搭建浙商创业舞台 
  浙商需要一个适合施展身手的舞台和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港区恰恰成为这一舞台的搭建者和环境的缔造者。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浙商之所以选择在港区投资,往往是因为港区拥有优良的服务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据嘉兴港区经发局副局长高泳介绍,近年来,在港区独特的区位、港口及腹地环境优势吸引下,一大批浙商企业纷纷前来落户,一根根管道从化工园区内延伸到外海码头,形成化工原料和产成品产、供、销、运的“一条龙”作业。“此外,嘉兴港区管委会的‘马上办’服务意识,更加增强了浙商企业在港区做大做强的动力。” 
  “目前,我们公司的投资额、年产值等多方面,均超过了位于宁波的母公司。”浙江圣泰戈新材料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施建东告诉记者,圣泰戈八成以上的产品要出口到国外去,需要便利的陆路和水路交通,港区恰好符合条件,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每个集装箱从嘉兴港走要比从上海港走节约1000元左右。” 
  “此外,自2007年签约投资以来,港区各个相关部门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服务,从局长到科长,都在圣泰戈落户、投产、增资扩建过程中出过不少力。”施建东表示,圣泰戈落户港区时,规模并不大,而港区各部门给予的服务却是“VIP级”的。 
  如今,随着港区以商引商形成产业链、抱团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后,更多的浙商开始循着“老乡”的足迹而来。鸿基石化、嘉化能源、三江化工、合盛硅业、赞宇科技、新晨化工、永明石化等9家规上浙商企业之间,形成了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其昌不锈钢、江浦不锈钢、嘉上不锈钢等3家浙商企业,在港区抱团形成了不锈钢产业集群。 
  善借力,浙商成百亿企业主力军 
  企业要发展,要壮大,仅仅靠自身的力量还远远不够,需要“善假于物”。浙商在港区投资期间,借力发力,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港区百亿企业培育中的主力军。 
  融资,是企业发展整个生命周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高泳告诉记者,港区17家规上浙商企业中,多数企业善于借助资本的力量,不断充实壮大。其中,三江化工、圣泰戈、赞宇科技等5家浙商企业通过上市募集更多的发展资金, 
  使企业处于一个良性的滚动式、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港区的上市企业中,浙商企业占据了主力位置。”高泳说。 
  唯有人才资源,才是永不枯竭、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唯有人才优势,才是最有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优势。在港区17家浙商企业中,人才均被摆上了重要的位置。浙商在发展企业过程中,以开放的心态纳才用人,形成了企业发展的强劲潜力。 
  而三江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管建忠的用才理念很有特色,通过积极实施人才引进、培育战略和股权激励政策,使三江化工聚集了一大批政治素质高、专业技术强的人才资源,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人力基石。 
  资本、人才两大要素的解决,使浙商企业的未来之路愈发宽敞。根据港区“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三江化工、嘉化能源等浙商企业有望成为港区首批百亿企业。鸿基石化、嘉化双氧水、合盛硅业、赞宇科技等浙商企业也在“十二五”期间有望形成新的突破。 
  待发力,浙商成滨海发展“大潜力” 
  “浙商在港区创业的项目普遍带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投入大、外向度高等特点,符合嘉兴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嘉兴港区管委会主任石云良表示,浙商目前已经成为嘉兴港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尤其是在打造“百亿企业”和“千亿产业”的过程中,其倍增甚至是几何级数增长,能量惊人。 
  以三江化工为例,2003年9月,该公司落户港区时,仅仅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企业,甚至管建忠的合作伙伴都不看好三江化工的前景,纷纷选择离开。而在港区“一企一策”优惠政策的帮扶下,三江化工迈开了稳健的发展步伐,每年都会增资扩股。目前,三江化工拥有环氧乙烷产能18万吨、表面活性剂产能20万吨,成为中国最大规模的民营环氧乙烷供应商。 
  除三江化工外,管建忠还在港区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其经营的嘉化能源化工是浙北唯一的精制硫酸生产商、浙北地区氯碱最大生产商;最近投资的浙江兴兴新能源公司一期18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已成功备案,该公司还计划再建一套65万吨丙烷脱氢项目…… 
  随着要素制约的逐渐显现,如何将浙商投资兴业的这种力量外溢至更大范围,即以港区为支点,向滨海新区227平方公里范围,重点是“两翼”外溢,将是新一轮滨海开发的重点所在。据了解,管建忠投资兴业的“触角”还延伸至海盐经济开发区,今年准备在此区域投资一套年产38万吨EOEG(环氧乙烷/乙二醇)项目。 
  目前,虽然浙商在港区投资的容量已趋近饱和,但从整个滨海新区的发展来看,仍有很大的空间。随着以商引商工作的持续推进,浙商在港区的投资已开始向滨海新区“两翼”辐射,且势头越来越明显。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