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东港商务区2012年10月将全面对外开放

2012-4-24 11:3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东港商务区前世今生 
  尽管仍在封闭建设,但备受关注的东港商务区已经矗立起一栋栋高楼。厂房、烟囱、油罐、铁轨、亚洲第一库,这是人们记忆中的东港,但是现在,记忆将被改变,2011年5月,第九届国际徒步大会,万余名市民进入东港。在经历了几年的初步建设后,这里首次向市民开放,现代、时尚以及充满活力的东港,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出现在市民面前。东港到底会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商务区?大多数市民可能更关注它有哪些“亲民规划”。今年10月,东港商务区将开放。东港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肖坚石近日接受记者采访,讲述了东港开发的幕后以及未来规划。
  【过去的样子】 面临重重难题放不开手脚
  老港改造也是“形势所迫”。 “当时,加工、仓储、停泊、吃水能力,都不够用。 ”东港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肖坚石指着一张地图说,加工、仓储都需要空间,老港区太小了,最窄的地方只有几十米。
  “东港”的说法可追溯到2000年,那一年,第一次提出改造大连港。老港原来有两个港务公司,以二码头中心线为界,东面的叫东部港务公司,西面的叫西部港务公司,后来备受关注的东港商务区,就位于东部港务公司的区域,“东港”由此得名。“腹地”严重不足仅是当时大连港面临的问题之一,另一个问题是航道,当时的航道水深也只有10米左右,港池水深六七米,万吨大船进不了港。这些现实的难题不仅让老港一时放不开手脚,而且极大地限制了未来的发展空间。
  因此,要让大连港重新拥有活力、具备区域竞争能力被提上了日程。 2003年,大连用“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重新规划大连港的未来,解决的办法就是港区“北移”。大窑湾、鲇鱼湾、大连湾以及大孤山半岛这“三湾一岛”,不仅解决了“空间”问题,新的大连港功能也更为强大,有30万吨原油码头、30万吨矿石码头,还包括汽车、散粮码头等等。
  【现在的样子】 环境变美了空气变清新了
  2003年,东港的老港区还没有搬迁时,矿粉、煤灰仍然堆放在这里,因为这里还是成品油码头,每天都有大批油罐进出。随着东港的改造,破旧的厂房、烟囱看不到了,异味也越来越小,城市功能的转换带来环境的巨变。
  和东港商务区配套的一个重要工程就是寺儿沟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20万吨,彻底解决了污水直排入海的问题。东港商务区从2006年11月奠基后,一直封闭建设,很多人还不知道里面已经发生了变化。究竟建得怎样了,市民并无直观感受。
  借着第九届大连国际徒步大会的东风,东港工程建设指挥部2011年5月打开大门,欢迎了第一批“途经”东港的徒步市民,这也是东港封闭建设后,首次向市民开放。精美的规划图吸引了很多市民观看。按照规划,东港商务区建成后居住人口预计20万~30万人。
  代表东港“国际水准”的不仅是高楼大厦,同样也包括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城市基础设施,12公里的地下管廊工程即是其中之一,这也是目前国内最长的城市地下管廊。此外,东港将全部采用清洁能源,为建设生态友好型新城区,还引入了LNG分布式能源系统等节能减排技术,规划建设的雨水渗透储留系统一次可收集储留雨水56万立方米,用于绿化浇灌。
  【未来的样子】 借鉴先进经验坚持高端定位
  东港商务区确实借鉴了国外很多城市一些先进的经验,比如日本的雨水收集系统,韩国的地下综合管廊,当时还请了很多国际知名的专家进行规划,开了无数次研讨会,但是东港并没有去复制哪一个地方,东港就是大连的东港。
  肖坚石回忆,2003年,为了更好地改造东港,东部港区搬迁指挥部成立,大约半年之后,2004年4月,指挥部公开了大连港即将进行重大的搬迁改造工程。老港空下来的一块地,究竟要发生哪些变化,市里进行了详细而专业的规划。一个非常明确的思路是,首先,它要拓展城市的功能,人民路一直就是大连的 CBD,周围银行、写字楼林立,但是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也显得有些拥挤,规模的扩大让金融大道向东扩展成为一个现实的需要。
  大连港要成为东北亚的国际航运中心,金融、商业、文化、休闲等功能缺一不可。因此,未来的“东港”就变成了一个新的“城区”。
  总之,东港要成为一个“未来引领”的地方,而且自始至终,这里都有一个清晰的“高端定位”,这个高端的定位并不太容易形象地描述出来,大连也从未有过建设寸土寸金的“钻石港湾”的经验,媒体于是很自然地产生了联想,认为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可能更符合联想的对象,但肖坚石介绍,东港建设确实借鉴了不少国外先进经验,但仍具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记忆缩影】
  “亚洲第一库”成“精神地标”
  15库的历史几乎是大连城市发展的缩影,它经历过大连的殖民时期,在上个世纪70年代,储存过面粉、肉蛋、自行车等需要凭票供应的物品,在一个因港而兴的城市,这个破旧厂房变成独特的工业遗产。
  2007年11月21日,随着大连港寺儿沟港区两座45米高的烟囱在爆破中轰然倒下,大连港东部港区搬迁工程全部结束。不过,作为东部港区搬迁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大港区15库,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15库在甲码头岸边,1929年建成,是一个4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总建筑面积大约2.6万平方米,因为在当时是东亚建筑面积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港口仓库,号称“亚洲第一库”。
  在国内外,这样老建筑的保护并不鲜见,并且很多都成了世界闻名的文化创意区。 15库最终也走向了“创意产业园”,而且“修旧如旧”,露天的载货平台,专用的一段铁轨,都保存下来,这里成了文化、创意以及时尚的公共生活区,一些餐饮、酒吧、咖啡店、画廊等工作室都搬到了海边这个仓库,一些市民形容,它的旁边是东港商务区,是大连的现代地标,而15库则是“精神地标”。
  亲民规划
  拆掉“工业墙”离海更近些
  对于大连市民来说,更重要的是,到今年10月份,就可以到东港的海边看海了。“在大连看海并不容易,由于历史原因,大连东部的海岸线,基本都被工业厂房占据,市民守海不能亲海。 ”肖坚石形容,这就像在海边竖了一道“工业墙”,这道“墙”很长,在地图上,南起东港的东海头,北至大连湾街道的大连港码头,大约50平方公里的地方,市民完全不能靠近海边。
  事实上,在大连,整个梭鱼湾都是封闭的,这些地方包括老港、黑嘴子码头、大连造船新厂、香炉礁码头、甘井子码头、大钢大化等等。海岸线完全变成了“工业线”。肖坚石表示,所以后来的东港改造,让市民亲海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
  这个改造首先是把原来的企业搬走,让现代高端的商业、金融业进来,让海边重新拥有居住、休闲的功能,根据规划,东港商务区一共大约6平方公里的地方,有一半的区域作为商业开发出让,另一半区域作为公共绿化、休闲的区域。海边的地块最值钱,“东港商务区把最值钱的海边,全都保留下来,做了一个80米宽,大约6公里长的景观带。 ”上面有亲海的木栈道、塑胶跑道、自行车道、马车道,“景观带很长,来回走得需要两个小时,所以我们就设计了一些休闲驿站。 ”
  2011年,市规划局做客在线访谈,第一次在网上和市民交流“钻石海湾”的规划,这个“钻石海湾”主要是指梭鱼湾、泉水湾区域,按照规划,省市两级政府提出在 “环梭鱼湾”打造一个现代服务业集群,其中分了六大片区,东港和邮轮中心片区、湾底片区(即黑嘴子码头和造船新厂)、大钢大化片区、大石化片区、泉水二期片区和大连湾街道振兴路以南片区。
  在新一轮编制的大连城市总体规划中,钻石海湾地区被规划成为大连未来的城市核心区,金融商贸、办公行政、休闲娱乐、居住、创意文化产业、旅游等高端现代服务业将成为这里的主要业态,而这个规划将彻底拆除海边的“工业墙”,变成市民的亲海岸线,东港商务区率先做了一个样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