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积极试点农产品产销对接

2012-4-22 21:1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李睿晗冉倩婷
    日前,四川省将29个县(市、区)列为农产品产销对接试点县,德阳市旌阳区、罗江县两地入选。
    近日,记者从德阳市供销社获悉,德阳今年将着手改造、新建7个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3个物流配送中心,40个特色农产品直销店、便民店,并且首次尝试将新鲜果蔬直接配送进社区,实现蔬果从田间直达餐桌,最大限度减少其“易手”环节。
    建立冷链物流体系
    “产销对接”并非新名词,“但就目前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过多、费用过高的情况来说,产销对接被认为是促使菜价回归合理价位,同时保障农民和消费者利益的最直接且有效的办法。”德阳市供销社经济发展科科长解淑英认为,加快德阳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实际就是不断完善产销对接路径。
    根据《德阳市供销社农产品产销对接“十二五”规划》,德阳市计划未来5年内组织120个专业合作社参与“鲜活农产品进市场、社区、超市、学校、企业”,并新建、改造农产品直销店(点)100个,新建、改建便民店120个,新建、改造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6个、冷库6座,培育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6个,新建、改造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10个。
    解淑英介绍,在鲜活农产品产业链中,物流配送中心主要承担预选分级、低温仓储、冷藏冷冻、冷链运输、物流配送等。德阳今后将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在产地建设低温保鲜设施,从源头实现低温控制。“‘十二五’期间,新建3个1000吨以上气调库,气调库总容量达到10000吨。建立从产地到销地市场的冷链物流体系。”
    《规划》显示,到“十二五”末,该市农产品预计实现交易额达3.6亿元,农产品直销商店、便民店基本覆盖德阳市城区及县城所在地的所有社区,构建起完善的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
    龙头企业配送直入社区
    一般说来,蔬菜从田间到市民的菜篮会经历至少3次批发环节,即种植大户从菜农手中收购进行二手配发-销往批发市场-由市场摊主购回贩卖。经业内估算,每经过一个环节,菜价一般会提升10%以上,并且还会有所损耗,最后市民购买时,菜价已经翻了两三番。而去年开始筹备,今年将着手推行的“蔬菜进社区”则能最大限度地缩短流通时间,减少流通环节。
    解淑英介绍,“蔬菜进社区”就是在社区提供场地建立便民店,经营由社区负责,选货源、配送等主要由龙头企业牵头完成。“首先,企业方选定产品质量有保证的专业合作社签署供货合同,再以不低于市场行情的价格购入蔬菜,接下来企业方负责运输、冷冻储藏、配送进入社区的‘便民店’。”
    为了保证质量,农产品也将经历两道“关口”:除专业合作社本身的质量自检以外,龙头企业在回收蔬菜时会再次进行检验,不合格的将不予进入销售。
    据德阳市供销社初步估计,没有烦琐的交易过程,直接进入社区的蔬菜价格将降低15%左右。这是继“农超对接”后,德阳市在农产品产销对接中的又一尝试,也是旌阳区试点产销对接的重要环节。
    此外,在“蔬菜进社区”模式中,还将考虑选用社区下岗工人担任“卖菜员”,而菜品既有满足高端消费群体的无公害净菜,也有适合普通居民家庭的毛菜。
    不过,目前这种既能保证农民收入,又能保护市民利益的模式在推行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运作企业、德阳市某三农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肖洪张表示,计划今年开办的20个便民店暂时未有一个找到合适门面,“也想过企业自己租赁,但是门面费用太过昂贵,仅靠销售蔬菜是无以为继的。我们准备向政府部门提出申请,看可否考虑从中协调出场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