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艰难倒逼行业兼并重组加速

2012-4-16 14:2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现状:全球钢铁业压力重重
    目前,全球钢铁行业不堪“三座大山”的重压(即需求增速放缓、产能严重过剩和矿价高位盘旋),钢企赢利翻身难,加快兼并重组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选择。虽然铁矿石价格下行趋势明显,但是海外矿业巨头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而且,海外矿山的扩产节奏也有回旋余地,矿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承受“三座大山”重压的钢铁行业的第一要务是积极自救。
    国内方面,钢铁行业是深红竞争的重灾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内钢铁行业的赢利状况基本上在低位徘徊。
    铁矿石等炉料价格居于高位,资金成本不断升高,企业财务负担沉重,经营现金流吃紧。2011年,大中型钢厂的税前利润率还不及1年期存款利率。国内钢铁行业陷入了深红竞争的泥沼之中。
对策:
上市公司八仙过海
    面对异常艰难的生存环境,国内钢企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其中包括:一,延长折旧年限,减少折旧压力;二,依靠债券、信托、租赁、质押等等融资手段勉强度日;三,呼吁政府减税和申请政府补贴,缓解钢企的税收等负担;四,涉足铁矿采选、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积极发展非钢业务;五,不断出现兼并重组案例,比如:1.进行资产置换,由钢企嬗变为矿企或其他非钢企业;2.非公开发行,母公司注入相对优质的资产;3.剥离持续亏损的不良资产;4.换股吸收合并;5.开展渐进式重组或抱团取暖等等。在行业兼并重组的大潮中,钢企前赴后继,重组案例趋于多发。
趋势:
兼并重组孕育投资良机
    虽然管理层在不断规范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未来不排除连续亏损的钢铁企业退市的可能性。但是与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企业相比,钢企具有产值规模较大、人员负担较重、属于利税大户、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等特点。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钢铁公司走上退市道路的环境约束。
    在这种情况下,钢铁上市公司的重组更有可能采取注入资产、置换资产、吸收合并、剥离资产、整体收购等方式来进行。因此,对投资者而言,难逃兼并重组大潮的钢铁上市公司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
    虽然钢铁需求会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而趋好,但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大趋势无法逆转。不过,兼并重组类投资的风险来自于投资回报时点的不确定性,而且兼并重组方案存在一波三折的可能性,增加了投资选择的难度。 (张力扬)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