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唯数字论”

2012-4-15 20:5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李卫卫
    日前,中汽协公布了最新的汽车产销数据。在琳琅满目的各色数据中,有一组数字引起了笔者的特别注意:一季度汽车整车企业销售新能源汽车10202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830辆,混合动力汽车1499辆,代燃料汽车6873辆。
    如果单看这几个数字本身,似乎乏善可陈,很难瞧出其中的“门道”。但是,如果跟去年国内新能源汽车8159辆的销量一对比,恐怕就连非汽车行业的人士,也能一眼看出这样的一份“成绩单”究竟有多耀眼。
    那么,仅一季度的销量就大大超过去年全年,这是否就预示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已就此跨入暴发期了呢?在笔者看来,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也许有人会问,销量提升幅度这么大,为何还不能得出市场繁荣的结论?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一个背景说起。
    众所周知,在愈发严峻的节能减排压力之下,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汽车业发展的热点领域。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尽早实现产业化,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政策和推广计划。而于2009年年初启动的“十城千辆”试点工程无疑是其中的“重头戏”。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被相关部门寄予厚望的示范推广项目,其实际的进展却与各地当初的承诺存在不小的差距。据了解,去年年底,工信部曾组织专家对“十城千辆”试点城市展开了督导和检查工作,最后发现,由于很多城市对示范推广的难度估计不足,致使不仅目标完成比例低,而且在新能源产品的可靠性、运营方式、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也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根据原计划,今年将是“十城千辆”工程第一阶段的收尾期。这也就意味着,前两年各地政府提出的那些“宏伟目标”,今年就到了兑现的时候。但由于前期进展不顺利,今年也就成了不少地方完成新能源汽车销售目标的最后“冲击期”。
    有鉴于此,早在今年初,就曾有行业人士指出,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预计今年各地将会有大量的新能源汽车集中上路,上路的目标将接近8万辆。
    实际上,从今年初开始,不少地方政府的确都开始量化新能源汽车的上路数量。比如,深圳市计划今年上路新能源汽车4500辆,政府至少采购2000辆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截止到去年,杭州市上路的新能源汽车虽然只有1374辆,但今年的推广量也大幅提高到了2万辆;同样,合肥也宣布今年将在全市推广2.25万辆新能源汽车。
    至于武汉、重庆、北京等城市,也都把目标在过去几年推广总数的基础上翻了两三倍之多。甚至连一些当地没有新能源生产企业的城市也开始确定推广目标。在这种“突击完任务”的背景下,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出现如此“跨越式”的发展,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值得深思的是,这种靠行政推动、政府买单的方式,虽然在短时间可以很“轻松”地将新能源汽车的上路数字“催高”。但“好看”的数字能够真正形成新能源汽车的商品效应吗?能够掩盖得了新能源汽车在推广中遭遇到的种种窘境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把“数字”放在第一位,也不过是一种“掩耳盗铃”般地自欺欺人罢了。笔者认为,这种思路不改,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