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自称盈利全球第二

2012-4-11 15:4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李协商
    在4月5日召开的2011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上,宝钢股份总经理马国强表示,“从盈利来看,全球钢铁企业中浦项第一,宝钢(集团)第二。”面对去年业绩大幅下滑的尴尬,马国强将原因归咎于行业产能增长过快,同质化竞争加剧,铁矿石、煤炭等原料成本的上涨,以及能源、人力等因素的影响。
    宝钢股份年报显示,2011年实现营收2228.6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3.6亿元,同比下降42.79%。2012年营业总收入目标为2160亿元,营业成本1960亿元。
    不止宝钢2011年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是目前国内钢铁企业共同面临的尴尬。
    马国强表示,目前中国钢铁行业已经是微利经营,今年1、2月更是出现了全行业亏损,行业销售利润率为负。尤其是钢铁业与铁矿石供应商之间的博弈依然是企业、行业应该考虑的问题。尽管铁矿石价格将逐步回落,但现行铁矿石订价机制尚不合理,公司整体利润率仍将下降,这也是行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必经阶段。
    在刚刚发布的全球钢铁企业排名上,宝钢今年只排在第三位,甚至低于鞍钢。对此,马国强表示,全球钢铁企业排名仅是一个规模排名,不是竞争力排名,不包括盈利、技术创新、资源掌控能力等其他方面,同时它只反映了企业兼并重组和规模扩张的阶段成果。
    而从产品结构、盈利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综合评价,马国强认为,与台湾中钢和韩国浦项相比,宝钢没有明显的差异。在全球的钢铁企业盈利竞争中,宝钢仅次于韩国浦项。
    对于物流环节的增值服务体系,马国强认为,相比竞争对手,宝钢具有明显的优势。他分析,在网络方面,宝钢已经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长江中游地区、西部四川重庆等中国汽车、家电主要生产区域布局了营销服务和剪切配送中心,是国内服务中心最多、覆盖最广。而在响应速度方面,宝钢通过服务体系布局、先期介入、驻厂服务代表等手段可满足用户降低库存,提高速度的需要。
    此外,马国强透露,宝钢的这些营销体系也已经分布到全球各个地区。近年来,宝钢在海外建设了多个剪切配送中心,进一步增强了宝钢服务国际客户的能力。目前,宝钢钢铁产品的生产制造均在国内,而从销售来看,大约10%的产品销往海外。宝钢的营销体系正是与这样的销售区域结构相配合,未来宝钢在海外的营销和服务上将进一步加强。
    马国强坦言,宝钢股份将把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当成首选,类似港口销售、仓储业务均已涉足,公司将在新一轮规划中实现从制造到服务的转型。
    对于其他钢企发展养猪等非钢产业,马国强表示,宝钢没有涉及农副产业,今后也将继续专注钢铁本业。除了钢铁主业外,集团着力发展金融、工程技术服务、深加工、综合利用和生产服务、化资源开发与贸易6大产业,形成了“1+6”的发展格局,2011年这些非钢产业盈利状况良好,非钢产业利润与钢铁主业大致持平。
    在钢铁主业上,马国强透露,随着集团对不锈钢和特钢资产重组完成,宝钢股份将聚焦于碳钢板材的发展,致力于成为最具竞争力的碳钢板材基地。
    对于公司主推的汽车板产品,马国强预计,今年中国汽车产量将有8%左右的增长,而公司汽车板产量也会相应增加,有望保持50%的国内市场份额。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