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海外市场 时不我待

2012-4-11 15:3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敏青
    随着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海外收购热潮也愈演愈烈。自中联重科伊始,三一、柳工、徐工等海外并购事件令人目不暇接。对此,不少业内专家认为,由我国工程机械企业主导并掀起的海外并购热潮,是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将加速推动我国进入工程机械强国之列。
    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海外并购就已逐步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但专家表示,此轮并购热潮时机更为成熟,条件也更为优越,可以说是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大举进军国际市场的绝佳机会。时不我待,企业应该只争朝夕,在更大的舞台上大展拳脚。
    时机成熟 刻不容缓
    如今,中国企业自身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实力。此前,中联重科收购了全球排名第三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由被并购对象转变为并购发起者的转折点。自此,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正式登上了国际收购舞台。而今,三一重工成功收购世界混凝土巨头德国普茨迈斯特的全部股权,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已经具备了在国际上展开收购的强大实力。
    外部经济环境也加快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近年来,美国经济的持续疲软和欧债危机的不断蔓延,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经济下行阴霾下,欧洲大量企业面临产品销量下降、拖欠供应商货款与员工薪资甚至濒临破产的局面。在此形势下,不仅有利于一些有备而来的中国企业海外“抄底”,中国企业更可以借此机会迅速提升综合实力、融入国际市场。
    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在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不久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还公开表示,将“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并购、整合资源,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加大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支持。”
    有分析认为,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对于正处在发展转型阶段的中国企业而言,不仅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根据我国工程机械“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行业销售规模将达到9000亿元。而要实现这一快速增长,海外并购无疑将成为捷径之一,海外业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也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尽管目前中国工程机械市场规模已经跃居全球第一,但由于开放性较高,加之国内竞争本已白热化,使得中国成为“竞争最充分”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市场。国内市场毕竟有限,当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国际市场必将成为下一个拓展地。同时,如果不能进入国际标准制定权的行列,就会失去国际市场准入的话语权。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走出去”都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重要选择,而一些企业也正在“走出去”的路上大踏步前行。有数据统计,2011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207宗,交易金额达均429亿美元,双双创出历史记录。进入2012年,中国企业并购势头更加猛烈,并且很多收购对象都是国际领先企业。
    发展滞后 亟待晋级
    其实,我国物流装备领域企业也一直在努力,并且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例如在叉车行业,除了两大领军企业合力、杭叉一直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增加出口以外,大连叉车也凭借老牌信誉和改制后不断创新改革的新兴活力,与阿尔及利亚等国保持着长期合作关系。去年出口阿尔及利亚地区各类叉车200余台,今年截至3月中旬,大连叉车与阿尔及利亚的订单便已高达110台,预计2012年可出口叉车到当地市场同比可增加30%以上。
    而一些行业新军也不甘示弱,纷纷加快了国际化进程。龙工叉车自成立之初就全面实施国际化定位战略,推进由“中国名牌”向“世界知名品牌”战略跃升,以建设国际化的一流企业为目标。威肯叉车的海外业务快速增长,截止到2011年底,已远销至加拿大、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贸易总额近8000万元,同比增长了150%。而去年才获准开展海外业务的山推机械更是异军突起,仅今年以来,已经与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外商签订销售协议近500台。
    然而,在成绩的背后也不难看出,与其他领域的一些工程机械领先企业相比,物流装备企业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仍显滞后,还处于简单的产品出口模式,而前者已经转而投向海外建厂、海外收购。在近期的一些海外并购案例中,中国工程机械巨头并非仅仅拆除生产线运回国内,他们更多的追求是品牌认知度、建立分销网络、打造研发基地等,真正实现产业的做大做强。
    物流装备企业也应该在加快国际化进程中,将眼光放长远些,努力实现晋级,从单纯追求销量,到着力提升品牌价值和技术实力。其实,已经有一些行业领先企业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从今年2月开始,柳工已经正式接管中欧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之一的HSW下属民用工程机械业务单元及其全资子公司Dressta 100%的股权及资产,收购后,柳工将获得一系列核心技术,同时在欧洲建立制造工厂和物流中心,帮助柳工产品突破壁垒迅速占领高端市场。此举不仅将使柳工将得益于HSW丰富的生产制造经验,HSW能填补柳工现阶段产品线和技术上的空缺。而且,HSW工厂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有助于柳工节省在欧洲进行渠道建设和市场开发所需的时间和金钱,获得优秀而娴熟的产业工人,同时HSW的经销商布局对柳工现有的全球经销商网络也是极大的补充。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