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略共同发力 浙江掘金大海

2012-3-9 16:2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2年的浙江省两会上,海洋经济是最热门的词汇。“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 
  浙江省代省长夏宝龙在浙江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明确表示,“浙江要举全省之力抓落实,先行先试求突破,促进海洋经济与山区经济联动发展,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努力形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增长极。” 
  但是,将得天独厚的海洋优势转化成挖掘“海洋生产力”的新突破口,真正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迈入陆海统筹,浙江还有许多路要走。 
  三大战略共同发力 
  2011年,来自国家层面的支持,让浙江人正式吹响了“掘金大海”的号角。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以及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三大国家战略”全面启动,被看作“将是浙江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为支持海洋经济快速起步,2011年浙江省设立了10亿元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和10亿元海洋产业基金,并编制了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重要海岛开发利用与保护等规划。 
  夏宝龙表示,舟山群岛新区规划建设要立足舟山特色优势,启动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国际物流岛,争取设立舟山保税港区,加快建设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和大宗商品中转储运加工交易中心,推动舟山港城向综合物流型转变。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同样也有个三年实施计划。三年内,浙江要继续打造国家级小商品国际贸易区,加快“义乌港”和航空口岸建设,大力发展义乌商贸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义乌市场辐射带动效应。 
  而作为覆盖几乎浙江所有城市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方面,夏宝龙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了发展思路,表示要推进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加强沿海港口资源整合,创新宁波舟山港管理体制,健全沿海基础设施和海铁联运、江海联运等集疏网络,完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和国家战略物资储运基地,等等。 
  加速核心产业发展 
  据介绍,海洋产业分为临海临港产业和核心产业两大类。衡量一个地区海洋经济水平高低,是否拥有核心产业,是一个主要考量标准。 
  有关专家认为,长期以来浙江临海临港产业比重过大,而核心产业的发展却举步维艰,尤其是战略性的核心产业的发展还远远不够。核心产业滞后,科技贡献率不高是主要因素。浙江要提高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就必须加快速度拉长科技这条“短腿”。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副主席索丽生也指出,由于基础的限制,我国的海洋经济普遍局限在“海岸”经济,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洋经济,从海岸、浅海真正走向深海还不够。“总的来说,还是传统发展模式,有科技含量的产业还不够,比例还太少。” 
  “从国家海洋局发布的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公报来看,最大的几块,目前还局限在滨海旅游、交通运输、海洋渔业传统产业为主,海洋能源、生物、化工等占的比例太少,而后者将是未来发展海洋经济重大的一块。”索丽生说。 
  因此,发展海洋经济,浙江瞄准了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海洋科教服务、深海资源勘探开发等领域。浙江的目标是,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将提高到30%以上。 
  民营经济优势显现 
  民营经济发达一直是浙江引以为傲的资本之一,为加速补齐海洋经济发展短板,浙江开始调动一切力量耕海牧鱼。过去,海洋开发,对民营企业设有许多禁区;现在,除了政府全力向海洋进击外,浙江还创新机制,鼓励民营经济公平参与海洋开发。 
  去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作为国家第4个经济示范区和首个海洋经济示范区。同年12月,经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广厦集团舟山黄泽山石油中转储运工程项目在此正式开工。这一动作,不仅标志着我国首个民营企业进入原油(燃料油)中转储运项目,也是国务院批准设立舟山群岛新区后,第一批国家批准的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 
  在黄泽山项目开工仪式上,广厦集团新任董事局主席楼明表示,黄泽山项目符合我国能源战略安全和石油战略储备的需要,是完善原油运输体系、适应地方石化企业原油供应需求、提高我国石油及制品商业储备能力、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需要。而“一系列鼓励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的推出、浙江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战略的加快推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促成了黄泽山石油中转储运项目的顺利降生。” 
  专家建议企业要抓住机遇,进军海洋产业。海洋经济是在“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经济发展的总领,作为浙商,应该把握这个“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本文来源:国际商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