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委党校市厅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2012-3-31 14:3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杨恒
    在2011年陕西省开放型经济工作大会上,陕西省省长赵正永就提出陕西要“弯道超车”,在稳定投资、扩大内需的同时,努力推动开放型经济突破发展,尤其“要进一步加快运输、物流、通关等设施建设,尽可能降低企业的流通成本”。相对于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是制约陕西发展的难题之一,陕西省如何才能在“十二五”期间落实“弯道超车”的发展战略?2012年陕西“两会”期间,“弯道超车”成为热词之一,几乎同时,以“建设西安国际内陆港为抓手,打造内陆地区经济‘出海口’,构筑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的理念也成为全陕西省的共识。
    随着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大幕的进一步拉开,各项配套逐渐成熟,内陆港运营越来越好,中国内陆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3月15日,陕西省委党校市厅班一行30多人前往西安国际港务区参观考察,对中国内陆港深入了解,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教学活动。学员们纷纷对中国内陆港的发展前景给予了良好的预期,并表示将当好中国内陆港的宣传推介人。
    在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平伟的陪同下,市厅班学员深入参观了西安华南城、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物流企业总部聚集区等建成项目或在建项目,现场了解了西安国际内陆港服务产业发展的情况。在规划展示馆,学员们又细致全面了解了西安国际港务区的科学规划、招商引资、人员机制等情况。座谈会上,学员们结合此次参观考察的切身体验,就中国内陆港的发展建设展开了热烈讨论。研修班学员们通过研讨,一致认为,西安国际港务区在关天经济区规划发布之后,陕西和西安在全国发展的定位由此成为内陆型改革开放的高地,西安国际港务区便是陕西改革开放高地的主要服务支撑,在高定位的基础之上,就相应的产生了高想法、高理念。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整体发展规划无疑是一个大手笔,而由此就为港务区、西安、陕西带来了大平台——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的综合保税区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保税区,享受的是全国最优惠的保税区政策,所以这是一个很有力很强大的平台,由此将必然会带来大发展。如区内华南城的建设不仅能够带动社会大量的就业,而另一方面华南城的进驻,能够为陕西带入新的商业业态,随之而来的是提升陕西商业模式的转型和发展。借助华南城的平台可以为陕西在流通业内吸引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从而带动陕西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及产业链的延伸。综合保税区的平台对陕西发展外向型经济将会是极大的推动,平台的搭建能够为有实力做外向型贸易的企业提供更好的机会。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不单单只是简单的经济效益,还会产生更多的间接效益,包括提升陕西在内陆的影响力、竞争力,甚至整个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由此来看,在西安市五区一港两基地中,港务区的潜力是最为巨大的。
    作为学员之一的陕西省发改委纪检组长唐从军说:“思路决定出路,西安国际港务区人在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着眼国际经济大势和东西部产业转移的大环境,发挥西安优越的地理交通节点优势,满腔热血,发扬‘为今人奋斗,为来者前驱’的精神,建设运营了‘中国内陆港’,不仅为西安外向型企业发展提供了出路,也为西部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平台。中国内陆港的成功建设,是在借鉴了中国先进开发区的经验基础上,并结合陕西、西安本地实际而创建的,有自己的特色、先进的理念和非凡的气势;国际港务区建设者身上的‘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敢闯善干’精神令人钦佩”。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平伟最后表示,西安国际港务区是为整个西安市、陕西省经济发展所做的产业配套,需要更多的企业和个人了解它的功能和定位,进而充分利用它,使用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