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港升格一类港进入现场验收阶段

2012-3-3 19:3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中山港升格为一类口岸的报批工作,已经获得相关部委的批准,进入现场验收阶段。但目前存在一个问题是,作为中山口岸“一港五区”的黄圃港区,目前仍在建设阶段,尚无法进行现场验收。而根据此前规划,黄圃港区预计在2012年中投入使用。

    有外贸分析人士指出,中山不仅在2009年11月以来首度出现负增长,同时也是珠三角九市中降幅最大的城市之一。“当前中山外贸可以挖潜的项目不多,但中山港如能尽快顺利升格为国家一类港,对当前的外贸走势将有所改观。”

    升格一类港遭遇小问题

    为适应中山市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和对外交往日益频繁的需要,近年来,中山市加大了对口岸的建设和改造力度,自“十一五”以来,中山就积极准备申请成为国家一类货运口岸。根据《中山市口岸发展规划(2009-2015年)》,中山口岸将打造成为“一港五区”:一港指中山港,五区指中山港港区、马鞍港区、小榄港区、黄圃港区及神湾港区。

    在港区建设方面,利用中山东部沿海的深水岸线,马鞍港区正加快建设,启动万吨级码头港区建设;同时,中山也全力推进长38公里的横门东航道规划建设,建设标准为-9.6米能通航万吨海轮的深水航道。

    中山要扭转进出口发展不平衡、进口偏弱的局面,做大做强进出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筑巢引凤,推动总部经济建设,吸引优秀企业将总部落户中山。另据了解,一些主要能源性货物、汽车配件等必须是一类口岸才能进口,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山港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的迫切性。

    据了解,中山海关在推动中山港申报一类口岸工作的同时,也已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议,推进中山港两个码头的整合工作,争取实现同区作业、集中查验,以进一步整合优化关区监管资源,加快形成综合监管格局,为一类口岸申报成功增加硬件筹码。

    而据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目前中山港升格为一类口岸的报批工作,已经获得相关部委的批准,进入现场验收阶段。但目前存在一个问题是,作为中山口岸“一港五区”的黄圃港区,目前仍在建设阶段,尚无法进行现场验收。而根据此前规划,黄圃港区预计在2012年中投入使用。

    据记者了解,是暂缓验收等待黄埔港区建设,还是暂时放下黄埔港区接受现场验收,目前尚无定论。

    出口亟待新引擎发力

    今年1月份,中山外贸进出口遭遇寒冬,中山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4.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20.8%,为2009年11月以来首度出现负增长,出口总值下滑至全省第六位。

    海关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春节传统的特殊性,今年1月8日春运开始,部分企业提前放假,春运期间物流运力不足,这些因素对1月份的外贸进出口均产生较大影响。但自2011下半年以来,广东各月的进出口开始呈现逐月回落之势,12月进出口增幅降至2009年11月广东外贸恢复增长以来的最低点3.7%,2012年伊始,广东外贸即出现两位数的降幅,固然有春节假期因素,但在目前欧洲经济衰退、美国经济疲软兼中东局势不稳等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广东作为我国外贸的前沿省份,由于外贸依存度高,且自身正面临产业转型,以及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经营要素价格持续上涨增加企业运营成本等多层次问题,广东外贸比全国和其他省市更早进入困难时期,迫切需要在“危”中寻找持续发展的转“机”。

    广东外贸提前进入困难时期,但中山相较全省特别是珠三角城市而言,似乎更加艰难。1月份出口降幅甚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记者采访市内多家企业时发现,随着春节过后,出口因招工难、中东乱局加剧等影响,局面并没有改观,反而变本加厉,不少企业接不到订单,还有一些企业因担心招工难而不敢贸然接订单。“很多企业目前都在观望,看上半年能否熬过去,如能顺利撑下去,下半年情况可能会有所改观。”一外贸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半年外贸形势确实不容乐观,由于中山大部分是传统产业,当前中山可以挖潜的项目不多,但中山港如果能够顺利升格为国家一类港,则外贸形势将有所改观,至少在珠三角城市中不至于太靠后。”外经部门一分析人士表示,如果中山港升格为一类港,船舶等大宗商品将能够通过中山的口岸进出口,对于提升中山进出口总值将有很大的帮助。

    据业内人士介绍,如果中山口岸顺利升格为一类港,届时船舶产品等大宗商品出口有望强势拉动中山出口。近年来中山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船舶等装备制造产业,以广船中山项目和中船中山为例,两公司中山基地顺利建成投产后,目光都锁定在年产值300亿元以上。如果船舶产品等能够通过中山口岸出口,对中山出口拉动作用显而易见。

    港口建设影响外贸发展

    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山港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5000吨级码头3个、3000吨级码头5个、1000-2000吨级码头11个,年吞吐能力500万吨。其中,中山港为一类客运口岸和二类货运口岸,其他口岸也均为二类口岸。而根据相关规定,中山港只对国轮开放。

    某种程度上讲,中山港口不能停靠外轮的情况,限制了中山外贸进出口的发展。以中山港为例,根据相关数据,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山港已经连续10多年跨入全国十大集装箱码头行列,如今一年有约200万标箱生成量。但是,中山市目前的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仅占外贸集装箱生成量的50%-60%,有近半的外贸集装箱选择了经广州南沙港、深圳盐田港及陆路经香港转关出口。以神湾盛世游艇会项目为例,尽管目前该项目进展情况良好,但如果无法升级,那么将限制了如香港等地的游艇停靠,严重削弱其影响。

    此外,由于目前黄圃港尚处于建设阶段,多年来中山北部不少企业产品出口均经过顺德容奇港出口。中山泛亚电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在黄圃的工厂将货物运到顺德容奇港,正常只需一两个小时。但一堵车,路上会用去五六个小时。生意好的时候,公司一个月要运100多个货柜到容奇港,一部车的陆路运输费就得2000多元。若黄圃港开通,既省时间又省钱。

    据了解,中山目前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商贸往来的企业多达数千家,如果中山口岸成功升级成为一类港,那么届时将有望开通直航东南亚、日本、韩国和中国沿海的集装箱班轮,满足中山装备制造、游艇项目以及其它大宗原材料及消费品的进出口需求。不但不需要通过周边港口进出货物,还有望吸引周边货物在中山进行集散。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