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工商“十八条”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2012-3-29 13:4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自去年8月省工商局专门给义乌送来15条“放权”政策后,经过半年的“磨合期”,终于在义乌生根落地。昨天,义乌市工商局正式对外发布助推改革试点、服务经济发展的十八条举措。义乌市工商局局长邱增法说,这“十八条”归结起来,核心是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降门槛”、“减负担”、“优服务”、“强素质”。其中部分政策已突破县级权限,享受“省级待遇”,彰显了义乌工商在改革试点中的新作为。 
  降门槛——— R>  让市场有更多洋面孔 
  新政第一条是降低准入门槛,明确提出要“助推代表机构转型升级”。对涉外主体突破“一点一照”的场地限制,推出代表机构和外资经营主体并存的双轨制,方便外商以代表机构任职代表的身份获得就业证和签证。 
  同时,简化提交材料手续。以代表机构隶属的外国企业为合伙人的,允许该合伙人提交代表机构的档案件,无须再提供公证等;自然人合伙人的护照上标注住所的,可免于另行提交该合伙人的国外住所证明文件等。 
  在涉外登记权限上,义乌已享有“省级待遇”。接下来,义乌工商部门还将努力寻求更多突破,推进市场主体多元化,让洋个体能和国内经营户一样在市场“摆摊”。 
  此外,进一步扩大注册登记权限。对“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省政府授权投资的其他部门或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有限责任公司以及该公司投资设立并持有50%以上股份的有限责任公司”无须再跑省里,可直接到义乌市工商局登记。 
  促发展——— 
  让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意见中明确提出将引导企业运用股权出资、债权出资、分立合作等措施实现兼并重组,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为鼓励发展总部经济,放宽企业名称中的行业限制。企业只要符合相关条件,经工商部门核准,即可在名称中使用“总部”、“地区总部”、“研发总部”等字样。 
  支持各类投资主体投资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鼓励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和产学研结合发展,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实体等。 
  建立全市企业上市资源储备库和拟上市企业名录,对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实行“一企一议”,全程指导;对企业上市涉及的工商登记审批事项,纳入直通车快速通道,点对点帮扶,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拓渠道——— 
  让企业减少钱的烦恼 
  支持企业股权出资、出质登记,尤其是企业和自然人凭持有的公司股权办理出资登记作为借贷担保,以拓展融资渠道;提高非货币财产出资比例,将股权、林权、专利权、商标权等非货币出资在企业注册资金总额中的比例上限由原来的30%提高到70%,为企业减轻资本压力。 
  允许公司债权人将其对被投资公司享有的合法债权转为出资(认购股份),增加被投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以促进公司财产性权利转化为资本,盘活企业资产。 
  同时,扩大债权转股权使用范围,并新增两类债权出资,即“经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确认的债权”和“公司破产重组或和解期间,列入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或裁定认可的和解协议的债权”。 
  此外,免征小微企业行政性收费,取消中小微企业注册(变更)登记费、年检费、补(换)营业执照工本费等费用等。 
  强服务——— 
  让群众少跑冤枉路 
  联合多部门开展“四证联办”,让群众少跑窗口、少备材料、早办手续。下一步还要将内资企业、食品流通和广告备案的登记权限逐步委托给基层工商所,方便企业就近办理工商登记事务。 
  提供更优质的准入服务,开设网上登记平台,开通绿色通道,推出延时服务、跟踪服务、上门服务等特色项目,为企业提供健康体检。 
  争取创立全市性的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培训中心,力争在5年内,联合北大、浙大等知名院校开展百名总裁EMBA培训;组织千名经理经营管理专题培训,万名营销、技术人员的技能提升培训及普遍性的个体工商户轮训。 
  创品牌——— 
  让市场品牌更值钱 
  启动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创建程序,深入开展“市场商品质量提升”工程,保护义乌市场品牌价值。目前,“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文字商标、中英文组合、文字组合商标已向商标局申请注册,申报驰名商标准备工作就绪。 
  积极打造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今年将重点指导无缝织造内衣行业创建省级商标品牌基地;全面推进品牌指导站建设,实现镇街全覆盖;引导“义乌红糖”等特色农副产品注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